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11/27 09:46:19
來源:昆明日報

全國首個 昆明人工培育見手青來了

字體:

“中菌黃見手青1號”。昆明食用菌研究所供圖

  見手青有望實現四季供應啦!11月26日,來自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雲南省食用菌産業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昆明食用菌研究所”)的消息,由該所選育的牛肝菌新品種“中菌黃見手青1號”,日前通過專家組鑒定。這是我國首個通過省級鑒定的牛肝菌栽培新品種。

  牛肝菌是名貴稀有的野生食用菌,其肉厚而細軟,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人們最喜歡的食用菌之一。研究表明,牛肝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和磷、鉀、鐵、硒等礦質元素以及多糖、黃酮、多酚、甾體及萜類化合物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抑菌等生理功能,有較高的食藥用價值。

  見手青是一類具有顯色反應特徵的牛肝菌,通常在受傷後會變為靛藍色,因此得名。見手青常見的種類包括粉見手、紅見手、黃見手、黑見手和紫見手等,是牛肝菌類價格最高且口感最好的種類,是野生菌食用菌中獨具魅力的品種之一,但目前尚未實現産業化栽培,選育見手青類牛肝菌新品種具有極為廣闊的市場前景。

  昆明食用菌研究所育種團隊通過多年研究,選育出見手青類牛肝菌新品種“中菌黃見手青1號”,其出菇整齊、菌柄粗壯、産量高、抗性好、品質優,並研發出配套的高效栽培管理技術,且已經申請專利“五株中華腐生牛肝菌菌株及其SSR分子標記鑒定方法”。“中菌黃見手青1號”將彌補牛肝菌栽培優良品種缺乏的缺口,擺脫目前僅有暗褐脈柄牛肝菌(俗稱黑牛肝)一種牛肝菌可産業化人工栽培的困境,推動雲南乃至全國栽培食用菌産業向高值化方向發展。

  據介紹,昆明食用菌研究所通過液體的菌種發酵,周期比較短,從接種到出菇,正常(生長周期)平均50天左右就可以實現採菇。

  由於是工廠化栽培,人工培育見手青市場價格要比野生的低。“中菌黃見手青1號”可以做到工廠化周年化生産,半年到一年的時間,老百姓就可以吃上物美價廉的人工培育見手青。

  人工培育見手青是否有毒性呢?據介紹,“中菌黃見手青1號”在風味上與野生見手青非常接近,雖然昆明食用菌研究所做過毒性研究是無毒的,但還是建議大家炒熟煮透後再食用。(記者 廖興陽 通訊員 張俊波)

【糾錯】 【責任編輯:柴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