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培計劃”教師培訓團隊走進昆三中度假學校。
11月15日至20日,隨着雲南省“國培計劃2023”州市、縣區中小學教師培訓師高級研修項目第三階段線下集中培訓啟動,教師培訓團隊陸續走入雲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昆明市第三中學度假學校、昆明市呈貢區民大附小、盤龍區新迎一幼等中小學、幼兒園觀摩學習。
其間,學校與“國培計劃”教師培訓團隊相互交流、分享校園文化建設、校本課程構建、教師培養的經驗和做法,實現經驗共享、優勢互補、共促發展,讓更多教師進入成長的“快車道”。
交流互鑒促成長
11月15日,雲南省“國培計劃”州市、縣區中小學教師培訓師高級研修班團隊來到昆明市第三中學度假學校觀摩學習。
昆明市第三中學度假學校副校長張曉芳、校長助理馬錢敏等帶領教師培訓團隊,參觀了學校“榮譽墻”“滇池微縮景觀”“生態農園”等校園文化,並詳細介紹了學校“至善生態教育”的辦學思想、核心價值觀、辦學理念等內容。
楚雄市教師培訓中心教科所副所長徐勇被昆明市第三中學度假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所吸引。他説,學校倣建一個滇池景觀,景觀池中的水排放後,還能變成一個小劇場舞&,從這裡不難看出,學校把校園文化建設做到細微之處,這值得借鑒和學習。
在專題講座上,張曉芳以“校本研訓——學校發展的內驅力”為主題,結合學校至善生態教育校本研訓一體化工作,從組織管理、研訓一體化模式、研訓實施、培訓成果、未來方向等方面,交流分享了學校歷年來在校本研修領域的創新實踐、特色亮點與創意舉措。
同時,學校小學數學組教師陶蕊、初中語文組教師仇麗、小學語文組教師許紅英就各教研組教研活動開展、名師(名工作室)引領等方面進行了交流。西山區教科院教研員李霞認為,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昆明市第三中學度假學校為教師成長搭建了一個良好的&&,通過教師發展,帶動學校發展和學生發展,這種成體系校本研訓為其他學校提供了借鑒。
尋找教師成長之“路”
11月20日,雲南省“國培計劃”教師培訓團隊來到盤龍區新迎第一幼兒園第二分園,新迎一幼總園長向燕以“人和園美 共鑄成長”為題,與教師培訓團隊分享了幼兒園利用教練式文化,促進教師成長的實踐探索。
如何尋找一條促進教師成長的“路”?新迎一幼探索和實踐了教練式機制,就是把體育教練對運動員的督導、培訓方式系統性地運用到教師成長管理領域。教練的過程不僅是實現一個目標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挖掘教師、團隊最大潛能的過程,它既着重於目標的實現,也着重於教師、團隊在實現目標過程中的成長。同時,教練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引領者、同行者、陪伴者。
昆明市呈貢區基礎教育科學研究院教研員趙琼鶴在日常工作中,需要負責新教師的培訓工作,通過本次活動的分享、交流而大受 啟發。她説,幼兒園對於新教師的接納和培養有一套完善的體系,通過教師入職培訓、師帶徒等方式,能增強新教師歸屬感,這值得學習。“今後,在對新教師的培訓中,我們將加強儀式感,並逐步完善激勵機制,激發教師的內驅力。”趙琼鶴説。
雲南省“國培計劃”教師培訓團隊到中小學、幼兒園觀摩和交流,為教師搭建了一個共享教學智慧、互鑒寶貴經驗的&&,促進了教師專業成長。下一步,雲南省“國培計劃”教師培訓團隊,將到北京開啟第四階段集中培訓。(記者 楊世玥 蔡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