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資料圖)。
眼下,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市各地草果陸續迎來了采收期,瀘水市首例無人機搬運深山草果在上江鎮蠻英村大灣子村小組成功試飛。
上江鎮蠻英村大灣子村小組村民胡四林家的草果地在山腰溝箐間,連片的草果林鬱鬱蔥蔥,火紅的草果格外顯眼,種植戶們正熟練地采收着草果,忙得不亦樂乎。“今年的雨水充足,草果的品質非常好,收購價在4.5元至5元一斤,趁着價格好我們趕緊採摘上市。”胡四林邊忙碌邊説。
無人機運輸草果(11月12日攝)。
據了解,胡四林家種植了10畝草果,這是他們家的主要收入來源。多年來,他們一直依靠人背馬馱的方式進行運輸,效率低、成本高。每逢采收季節,一家人也在為高昂的運輸成本發愁,此次試飛成功無疑給他們帶來了新的希望。“以前,我們采收一季草果,至少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草果不能長時間挂果,否則品質就會大打折扣,為了搶收,還得雇工人,這樣一來,人工費就需要支出7000余元。”胡四林説。
怒江的地形較為複雜,山高谷深,給無人機作業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其中最為棘手的問題便是無人機的續航能力和信號的穩定性。“我們前期進行了大量的實地考察與飛行測試,通過設置信號增強設備以及建立中轉站等方式,有效解決續航不足和信號覆蓋不全的問題,確保了無人機能夠穩定作業。”無人機“飛手”馮錕説道。
上江鎮山高谷深的地形(資料圖)。
“今天在蠻英村大灣子村小組的成功試飛,給了我們很大信心。我們將深入分析這次試飛的數據,結合怒江的地形、草果産業發展等實際情況,規劃出更科學的飛行路線,爭取在更多地區推廣無人機運輸,並進一步與農戶溝通協調,讓採摘、裝載、運輸、卸載等環節銜接得更加緊密流暢,提高運輸效率和服務質量。”怒江熱作高科香料産業發展有限公司低空經濟項目負責人和燕明説。(完)(高慶英 蔣伯權 張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