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城市照明管理規定明年施行
新改擴建城市道路項目功能照明裝燈率應達100%
11月12日,記者從昆明市城市管理局獲悉,《昆明市城市照明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已經第十五屆市人民政府第36次常務會議通過,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確,新建、改建、擴建城市道路項目的功能照明裝燈率應當達到100%。
鼓勵社會資本參與
城市照明設施建設和維護
《規定》分為5章,共31條。根據《城市照明管理規定》的管理範圍和要求,將《昆明市城市道路照明設施管理實施辦法》名稱調整為《昆明市城市照明管理規定》,管理範圍從原來僅對“城市道路照明設施管理”,修改為對“城市照明的規劃、建設、維護和監督管理”。
《規定》明確了各級政府領導,市城市照明主管部門(市城市管理局)負責全市行業管理、市城市照明控制機構具體管理主城區城市照明、其他區域屬地管理的管理體制;根據部門職責分工,明確了發展改革部門負責立項審批、自然資源規劃部門負責專項規劃涉及國土空間的統籌協調和審核、財政部門按照規定保障相關經費、電力部門和供電企業負責用電需求、其他部門各負其責的協同工作機制。
同時規定,將政府投資和非政府投資但已移交城市照明主管部門的城市照明設施所需的建設、運行、管理、維護、改造,以及利用景觀照明設施開展公益宣傳等有關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財政部門負責保障城市照明設施的建設、運行、管理、維護、改造,以及利用景觀照明設施開展公益宣傳等有關經費。城市照明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城市照明節能管理,推廣使用節能、環保的照明新技術、新産品,嚴格控制景觀照明能耗,提高城市照明智能化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規定》明確,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城市照明設施建設和維護。
項目配套城市照明設施
與主體工程同步設計使用
《規定》明確,新建、改建、擴建項目配套建設的城市照明設施,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城市照明專項規劃和有關標準,與主體工程同步設計、施工、驗收和使用。非配套建設的城市照明設施,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城市照明專項規劃和標準開展城市照明設施的設計、施工、驗收和使用等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規定》明確,建設城市照明設施,應當嚴格按照照明設計標準和照明能耗密度標準進行設計;燈具的安全性、防護等級和光效指標達到規範的設計要求;供電、配電設施和遠程監控開關具備符合標準的安全防護措施;燈飾造型和燈光照明效果不得與道路交通指示燈,以及機場、航道、鐵路等特殊用途的信號燈相同或者相似;新建、改建、擴建城市道路項目的功能照明裝燈率應當達到100%;新建、改建、擴建的城市照明設施應當配套設置與現行照明監控系統相匹配的終端控制設備;城市照明設施的設計、施工應當嚴格執行安全生産技術規範,採取防水、防漏電、防雷、防火、防盜等安全防護措施。此外,將根據城市照明專項規劃推廣智慧多功能燈桿系統建設,實現燈桿的集約利用。
城市功能照明設施
應交由主管部門集中管理
針對昆明市城市照明管護中存在的問題,《規定》明確,城市功能照明設施應當按照要求交由城市照明主管部門集中管理。鼓勵非政府投資建設的城市功能照明設施所有權人或者相關權利人向城市照明主管部門移交城市功能照明設施。
城市照明主管部門可以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確定城市照明設施維護單位,具體負責已經移交的城市照明設施管理維護工作。依法採取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選擇專業性能源管理公司管理城市照明設施。
對於城市照明設施的管理和維護,《規定》明確,快速路、主幹道、次幹道、支路的城市道路照明亮燈率,以及功能照明設施、景觀照明設施完好率達到有關標準;定期對照明燈具進行清掃,改善照明效果,採取精確等量分時照明等節能措施;建立應急搶險、故障處理機制,預防和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害;保障投訴渠道暢通,對接到的投訴應當及時答覆。
破壞城市照明設施
可處3萬元以下罰款
《規定》明確,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當保護城市照明設施,不得在城市照明設施上刻畫、涂污;不得在城市照明設施安全距離內,擅自植樹、挖坑取土或者設置其他物體,或者傾倒含酸、鹼、鹽等腐蝕物或者具有腐蝕性的廢渣、廢液;不得擅自在城市照明設施上張貼、懸挂、設置宣傳品、廣告;不得擅自在城市照明設施上架設線纜、安置其他設施或者接用電源;不得擅自遷移、拆除、利用城市照明設施,以及其他可能影響城市照明設施正常運行的行為。
違反以上規定的,將由城市照明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對個人處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罰款;對單位處以1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賠償損失。
同時,《規定》明確了確需在城市照明設施上進行的張貼、懸挂、設置宣傳品、廣告,架設線纜、安置其他設施或者接用電源,遷移、拆除、利用城市照明設施等活動的要求。
並規定,盜竊、損毀城市照明設施,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城市照明規劃、建設、維護和監督管理工作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記者 孫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