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11/03 09:20:22
來源:雲南日報

提升品質價值 打響雲藥品牌

字體:

  在位於景洪市告莊西雙景的西塔傣醫藥傳習館“縮版”熱帶雨林裏,三葉蔓荊、貓須草、竹葉蘭、緬茄等500多份水浸標本和臘葉標本,將應用於傣醫藥的植物原貌完整展示在受眾面前。雨林藥材為當地人建立傳統自然療法提供了法寶,他們世世代代利用植物防病、治病、保健康復,讓刻寫在貝葉經上的傣醫藥方傳承千年、沿用至今。

  雲南中醫藥産業歷史悠久,充滿生命力。傣醫、彝醫等流傳上千年,白族醫藥、哈尼醫藥、佤族醫藥等形成診療特色,眾多民族藥草被發掘開發成有名的植物藥。雲南深入傳承民族文化、提升品質價值,打造雲藥品牌,發展獨具特色的中醫藥産業,向産業現代化、國際化邁進。

  挖掘品牌特色

  走進昆中藥,隨處可見“1381”的時間注腳。輝煌的歷史讓昆中藥成為精品國藥品牌,位列我國五大中藥老字號之一,被譽為我國南藥文化璀璨的“活化石”。公司負責人介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中醫傳統製劑方法(昆中藥傳統中藥製劑)”蘊含着豐富的內涵,藥德藥道、造藥技藝、養生理念、勤勉文化等內涵不僅融入昆中藥生産經營的各個環節,形成獨特的優勢和核心競爭力,也為其未來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

  從歷史走向未來,作為昆藥集團的重要組成部分,昆中藥接續深化産業鏈整合與發展,加大品牌建設,擴大品牌認知度,打造成為雲南省中藥企業名片;拓展銷售渠道和市場份額,提升品牌影響力,逐步將昆中藥打造成為“精品國藥領先者”。

  昆中藥的品牌發展歷程是雲南打響雲藥品牌的生動縮影。

  立足品牌特色和資源優勢,近年來,全省加快大品種品牌建設。2023年11月18日,在雲南省第八屆中藥材産業科學發展交流會上,雲南省正式發布了“十大雲藥”,三七、滇重樓、燈盞花、鐵皮石斛、砂仁、天麻、雲茯苓、雲當歸、雲木香、滇龍膽成為“十大雲藥”品牌支撐品種。聚焦“十大雲藥”的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産,為雲藥産業創新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引領帶動雲藥産業的高質量發展。當前,“十大雲藥”各項單品農業産值均已超過10億元,品牌效益不斷顯現。

  與此同時,特色民族藥品牌不斷擦亮。愛爾發生産的系列産品成為海內外蝦青素領域的知名品牌,“盤龍雲海”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全國“四大名堂”之一的老撥雲堂組建我國首個企業彝藥研究機構,10項傳統醫藥列入非遺名錄,150多種彝藥收入國家藥典。

  立足資源優勢和産業基礎優勢,全省持續發展雲南特色民族醫藥産業,開展以經典名方、經方驗方以及醫院製劑為基礎的新藥研發。目前,已建立覆蓋24個民族的雲南民族醫藥資源信息數據庫,彝醫水膏藥療法、撥雲錠製作技藝獲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保護。

  提升品牌價值

  在雲南七丹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數智化指揮中心,數字大屏實時顯示三七種植基地環境和氣象數據,生産車間每一個環節的生産進度一目了然。

  “這些數據為三七選地、種地提供了科學支撐,種植管理更加精細、科學、有力提升了三七産量和質量。”雲南七丹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講解員劉雪萍介紹,將數字化融入種植、加工、交易全産業鏈條,三七在這裡實現了産業數字化、數據可視化、産品可追溯,&&將地塊等級、標準化種植和加工數據匯聚到溯源體系,形成全産業鏈的質量追溯&&,借助區塊鏈數據不可篡改性,打造實實在在的綠色道地三七,提升三七的品牌價值。

  提升産品品質是打造雲藥品牌的關鍵。近年來,全省強化中藥材質量控制與監管,大力推進中藥材質量追溯體系、雲藥質量追溯&&建設,目前已實現中藥材質量全程可追溯。同時,在加強中藥標準體系建設方面,持續推進綠色、有機中藥材種植認證。截至目前,雲南省現行中藥材標準有416個,其中傣藥材標準113個、彝藥材標準163個,現行飲片標準199個;獲綠色認證中藥材種植基地1.7萬畝、有機認證中藥材種植基地28.1萬畝。

  保山市種藥、制藥歷史悠久。近年來,保山積極發揮優勢,制定發布《騰藥“膳食湯包”標準Q/TYT0001S—2020》等多項行業標準,建成中藥材質量追溯&&;朱有勇院士科技服務站等科研機構相繼落戶,與中國農科院等科研單位開展技術合作,組建騰藥研究院、中國·龍陵石斛種質資源保護研究中心,建成本草源、禦壽園種質資源庫(圃),選育推廣了“龍紫1、2、3號”“騰衝美蠊”等優良品種。隨着“騰藥”“品斛堂”等被認定為雲南省著名商標,保山榮獲“中國紫皮石斛之鄉”“國家林下經濟及綠色産業示範基地”等稱號,中醫藥産業品牌優勢越來越凸顯。

  瞄準品牌價值提升,雲南省支持中藥材特色品種、大品種、藥食兩用物質資源原産地、主産區、集散地申請地理標誌産品保護和註冊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自2018年起,連續5年組織“10大名品”和綠色食品“10強企業”“20佳創新企業”表彰活動,50家中藥材企業入選“10大名藥”獲獎名錄,昭通天麻、龍陵紫皮石斛、程海螺旋藻等8個品種獲准實施國家地理標誌産品保護,“滇藥”“騰藥”等品牌價值和形象不斷提升,為全省高質量發展中醫藥産業注入強勁動力。(記者 王丹 段毅 楊抒燕 王世涵 張文峰)

【糾錯】 【責任編輯:丁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