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30年代
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寫的小説
《消失的地平線》中
“香格里拉”被描繪為
一個隱藏在喜馬拉雅山脈中的神秘山谷
那裏天空明澈、雪山神聖、峽谷幽深
山澗中涌出飛瀑,森林環繞着如鏡的湖泊
那裏文化多元,和諧安寧
是無數中外旅者追尋的“桃花源”
“香格里拉”成為人們嚮往之地
這是9月27日在香格里拉市拍攝的納帕海一景。新華社記者 王靜頤 攝
近年來,隨着健康觀念與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
戶外運動在國內快速發展
在城市的鋼筋水泥與格子間呆久了
人們開始追尋“野”一點的生活
在10月26日開幕的2024中國戶外運動産業大會上發布
《中國戶外運動産業發展報告(2023-2024)》指出
與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
2023年與戶外運動相關的
訂單人次增長14.99%
2024年上半年與戶外運動相關的
訂單人次比2023年上半年增長59.78%
10月26日,船隻在中國萬水千帆賽(大理站)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彭奕凱 攝
而根據小紅書發布的《2023戶外生活趨勢報告》
戶外運動已逐步走向生活化、全民化
成為國民新的生活方式
2023年1月至10月
戶外運動用戶日活環比增長超100%
10月4日,游客在位於浙江省武義縣的大鬥山飛行營地體驗滑翔傘,空中觀賞茶園、花海風光。新華社發(張建成 攝)
北京體育大學體育休閒與旅游學院
副院長蔣依依指出
目前,我國戶外運動産業發展勢頭較好
政策更支持、需求更巨大、供給更豐富
産業鏈條不斷延伸,情緒價值不斷拉升
2019年6月20日,工作人員為參觀者介紹戶外帳篷。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
人生或許是曠野
但戶外運動的發展總有軌道
作為我國戶外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之一
雲南省在這場戶外熱潮中聲量極高
打開社交媒體搜索“戶外”相關的關鍵詞
你能看到大量發生在雲南的戶外故事
洱海泛舟或在雨崩感受神湖的魅力
看梅裏日照金山或徒步穿越虎跳峽
2023年1月9日在雨崩村拍攝的梅裏雪山“日照金山”景象(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冠森 攝
如何利用好得天獨厚的戶外資源優勢
大力發展戶外運動産業?
如何推動資源經濟轉化為
戶外運動産業發展優勢
助力資源經濟發展?
7月28日,游人在雲南麗江拉市海游玩。新華社發(趙慶祖 攝)
戶外運動發展集聚區、體驗區
是雲南省給出的一種答案
26日晚
在中國戶外運動産業大會現場
《關於打造雲南“大香格里拉”戶外運動
發展集聚區、體驗區的意見》發布
戶外運動的“大香格里拉”概念由此托出
該區域包括
大理、麗江、怒江、迪慶四地
這是5月22日拍攝的金沙江大灣(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
大理擁有絕美的蒼山洱海資源
也是許多旅居者心中的首選目的地
近年來,隨着旅游業的發展
沿洱海騎行、蒼山徒步等戶外項目廣受青睞
這座“四季戶外運動之城”
正在構建涵蓋山、水、陸、空的
全季全域戶外運動發展體系
6月5日拍攝的大理蒼山、洱海及村落景觀(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靜頤 攝
玉龍雪山腳下
由大研、束河、白沙構成的古鎮群
是“高原戶外運動之都”麗江的鮮亮名片
“雪山下的戶外生活”
成為眾多自駕與露營愛好者夢想目的地
這是2024年3月28日拍攝的雲南麗江森林生物多樣性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雲杉坪大樣地,遠處是玉龍雪山(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內的怒江
全長300多公里
陡峭山峰聳立兩岸
構成一座狹長山谷
流域地勢落差大,水急灘高
有“一灘接一灘,一灘高十丈”的説法
湍急的水流與險峻的地貌
卻是野水漂流與高山攀岩等運動的“天堂”
2023年7月6日拍攝的雲南怒江州貢山縣。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而擁有虎跳峽、哈巴雪山
普達措、茶馬古道等
知名線路的“世界徒步聖地”迪慶
則有豐富的山地運動
雪上運動、民族特色運動資源
2008年11月3日,日出時分的梅裏雪山。 新華社記者 鄒崢 攝
從城市森林走向曠野山川
越來越多旅者通過身體的感知
追尋到了內心的自由與平靜
對於旅者而言
“香格里拉”不僅是地點概念
更是一種嚮往自然、回歸本真的精神追求
2018年6月20日,香格里拉獨克宗古城夜色。新華社記者 楊宗友 攝
與此同時
若能經由戶外産業催生新的發展空間
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拉動區域經濟增長
提升本地居民的收入與生活品質
或許真正的“桃花源”也不會太遠
記者:高萌、岳冉冉、林德韌、熊軒昂、彭奕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