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每天都有4萬多人來游玩……”雲南福保文旅康養産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傅治銘10月5日在接受採訪時感嘆道。與此同時,滇池國家旅游度假區海晏村、呈貢區鬥南村、晉寧區福安村、西山區百草村等滇池沿岸重點村莊,在本次國慶假期也迎來一輪客流高峰。一年多的建設,美麗鄉村已串景成鏈,成為滇池沿岸的新風景,讓滇池旅游黃金岸線成色漸亮漸足。
滇池邊形成8類特色村莊
國慶假期首日,福保半島已被裝扮成一個藝術與鄉村文化交織的夢幻世界,一系列極具創意的打卡裝置巧妙地融入藝術節的主題和氛圍,為各地游客提供獨特的互動體驗,吸引不少游客爭相拍照留念。今年國慶期間,福保村以“禮讚豐收中國”為主題,舉辦福保·大地豐收藝術節系列活動,在為期7天的假日中,分別在福保半島商業街區和福保半島農田景觀區兩大區域,持續展出“山海藝術展”“大地藝術展”“中央美院主題藝術展”“福保商業業態展”4個主題展,開設“麵包會有的”“草垛集市”“豐收集市”3個主題集市。7場主題音樂會先後在“草垛舞&”“風車舞&”“鏡面舞&”輪番上演,10場社群活動遍佈福保半島各個區域。農田景觀區精心打造7組網紅打卡點,為游客提供豐富多彩的農田景觀游玩互動體驗。
傅治銘介紹,在上述一系列精彩活動的推動和吸引下,福保村游客數量從平時的每天4000人左右,猛增至國慶期間每天4萬多人。雖然客流增長10倍,但由於提前對交通、停車、食宿以及保潔等後勤工作有充分準備和預案,假期中的各項接待和服務工作依然有條不紊。“從目前反饋情況看,我們的服務還處於‘零投訴’狀態;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媒體反饋的信息顯示也比較良好!”
昆明福保半島項目是雲南省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深度融入國家鄉村振興戰略、雲南省文化和旅游強省建設行動,打好“産業服務優勢牌”而打造的重點項目之一。項目依託福保村“一山、一水、一半島”的天然優勢,充分挖掘福保村的歷史、人文、景觀、生態等資源,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打造生態農文商旅目的地。
2023年,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關於滇池沿岸綠色發展的部署要求,昆明啟動滇池沿岸重點鄉村改造提升建設,對滇池沿岸46個重點村按“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主題”進行打造,其餘137個村全部建成綠美鄉村,構建“點上出彩、線上出新、面上成景”的環滇池鄉村生態旅游圈。
按照“重現長聯畫卷、喚醒歷史記憶、尋找最美鄉愁、綻放明珠光彩”的思路,對46個村以“一村一策”打造成美麗鄉村示範村,串珠成鏈,構建形成布局合理、類型多樣、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環滇池鄉村生態旅游圈。目前,已初步構建形成美食類、民宿類、體驗類、休閒類、藝術類、驛站類、娛樂類、運動類8類特色村莊。
變資源為“金山銀山”
圍繞“整體提升、一年見效”目標,結合“綠美鄉村建設”要求,昆明還將進一步把滇池沿岸村莊打造成為風貌各異、多姿多彩的美麗鄉村。
9月28日,昆明市農業農村局在2024“龍行昆滇”新能源汽車“千車百村”行啟動儀式暨滇池沿岸重點鄉村發展推介會上宣布,國慶期間,滇池沿岸又有50個重點村項目投入運營,包括前述福保村。與福保村相距20多公里的滇池國家旅游度假區大漁片區海晏村,同樣是人潮澎湃。
昆明滇池海之晏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付斌介紹,到10月5日,海晏村平均每天的客流量在2萬人次左右,比平常增長1倍多。今年7月,海晏村被列為雲南省省級歷史文化名村,是滇池沿岸目前唯一一個完整保留明清古村落舊貌的古漁村和古碼頭。海晏村不僅是滇池水岸變遷的重要見證者,更是滇池流域獨特的歷史文化和生活文化的縮影。
一年以來,昆明以滇池保護治理為底線,以滇池沿岸“大生態、大濕地、大景區”建設為指引,系統策劃、分類定檔、整體實施,因地制宜建設了一批保持鄉土風貌、體現鄉韻鄉愁、融合人文山水的美麗村莊,將滇池沿岸建設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的實踐基地、世界一流的生態旅游目的地。
鬥南,一個與鮮花緊密&&在一起的村莊。近年來,呈貢區通過引入雲南和風文旅産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風文旅公司”),打造以“花”為主題的社區。和風文旅公司總經理楊小燕介紹,在全面構建好“湖、村、人”關係的前提下,和風文旅公司以“花”為題,在鬥南村構建鬥南花神廣場、鬥南花神舞&、鬥南花神塔、鬥南客廳、鬥南水塔咖啡等業態,部分已於今年國慶期間開業。
目前建成的花神廣場和鬥南客廳總面積約2000平方米,花神廣場聚焦年輕群體社交功能,廣場包含花神舞&、花瓣劇場、多功能藝術廳、百姓舞&等。其中,花神廣場每年定期舉辦IP活動,聯動全國優質花藝團隊、藝術家、音樂家等共同創作文旅項目,探索花與當代藝術的觀賞性、文藝性、演出性。同時,這一活動還與戲劇、美食、生活市集等結合,推動鬥南文旅IP走向更大空間。截至10月5日,鬥南村國慶假期日均客流量保持在2萬人次左右,較日常增加一倍。
“又是爆滿的一天!”10月2日,西山區百草村東籬農家院主人闕升德在朋友圈説,國慶假期,全家齊上陣都忙不過來。百草村相關負責人介紹,國慶期間,來村子游玩的客人較以往增加了不少,但是由於業態不夠完善、産品單一,有“流量”卻未形成“留量”,大多游客來村莊逛逛就離開了。下一步,百草村將完善和優化業態,包括引進運營管理團隊,把業態做實做優。
市農業農村局兼昆明市鄉村振興局局長李啟斌&&,昆明將圍繞生態保護、産業調整、農民增收等目標,繼續做好村莊景觀提升、加快産業轉型、旅游品牌塑造等工作,推動滇池沿岸的生態資源、旅游資源轉化為“金山銀山”,將滇池沿岸重點村打造成滇池生態保護與文旅融合發展的樣板。(記者 廖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