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
月亮出來亮汪汪亮汪汪
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
哥像月亮天上走天上走
哥啊哥啊哥啊
山下小河淌水
清悠悠……
這就是享譽中國、走紅世界
被譽為“東方小夜曲”的著名民歌
《小河淌水》
銀色的月光下,周圍一片寧靜,只有山下小河不時發出潺潺的流水聲。聰慧美麗的阿妹,見景生情,望月抒懷,把對阿哥的一片深情,傾注在優美的旋律中。柔婉的歌聲,深厚的情誼,隨着小河的流水,飄向阿哥所在的地方。
《小河淌水》源於大理彌渡,這首婉轉的歌曲從容舒展自由的節奏,迴環起伏、清新優美而具有雲南地方特色的旋律,描繪了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深遠意境。以超然地域壞境的人性追求之美,情景交融無限深邃的詩的意境,感動了每一個人,獲得了各國人民的喜愛,一直走紅世界,常唱不衰。
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自然資源,富集的人文資源,古老的民居建築群落,純樸的民風民俗,彌渡是茶馬古道上一顆璀璨的“明珠”,也是中國民間花燈文化藝術之鄉和民歌之鄉,《小河淌水》《彌渡山歌》《繡荷包》《十大姐》等曲目在海內外廣泛傳唱。2011年,以《小河淌水》為代表的雲南彌渡民歌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2024年04月08日,大理州作出決定,保護傳承彌渡民歌。定期組織開展彌渡民歌展演、比賽、學術研究等活動,鼓勵、支持中小學校開設彌渡民歌特色課程,對彌渡民歌保護傳承、創新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給予表揚和獎勵……
2023年7月,第九屆中國童聲合唱節舉辦。在北京大學的支持下,彌渡縣小河淌水少年合唱團組隊參賽獲D組、G組兩項金獎,併入選閉幕式特色團隊展演環節。
2022年,著名歌唱家龔琳娜重唱《小河淌水》,低吟淺唱、盪氣迴腸,曠遠而空靈的高音將這首婉轉民歌演繹出新的風格。不久後,龔琳娜與説唱歌手法老合作,推出的以志願軍為題材的紅色説唱歌曲《小河淌水1952》。該曲目以抗美援朝戰爭為背景,將《小河流淌》與説唱結合,娓娓道來講述一段人民志願軍的家國情懷和兒女情義,將兩種截然不同的音樂風格進行完美融合,在保留傳統民歌韻味的同時,又增添了現代感和時尚感。
今天,大理情歌會·民歌音樂會暨第二屆小河淌水大理彌渡民歌節在彌渡縣花燈廣場舉辦,這是一場雲南民歌、情歌的盛會。全國各地的民族唱法藝術家、知名音樂人、音樂團隊和本土民歌非遺傳承人將一起創作、演唱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