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基強本守護人民健康
從早期看病的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計“老三樣”,到如今的核磁共振、PetCT、螺旋斷層放療系統等高精尖診療儀器;從看病難、看病貴、看病遠,到如今的大病不出省、一般的病在市縣解決、頭疼腦熱在鄉鎮村裏解決……
新中國成立75年來,雲南省衞生健康事業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不斷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健康需求,有力守護全省各族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75年光陰,全省人民群眾更有“醫”靠——
全省因病致貧返貧的28.28萬戶112.49萬人全部脫貧,孕産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長期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縣醫院達到國家基本標準的數量實現從0到130的歷史性突破。
……
75年來,一份份越繪越美好的“健康雲南答卷”,讓人民健康水平持續提高。
醫療服務能力持續提升
75年前,全省各族人民開展衞生建設,較大程度上改變了新中國成立前雲南疾病連年猖獗流行的落後面貌,但雲南衞生事業百廢待興,醫療衞生服務難以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保健需求,出現了看病難、住院難、看病貴等問題。
1978年至2008年,雲南抓住衞生領域供需嚴重失衡的主要矛盾,恢復重建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加快農村衞生服務體系建設,着力增加衞生服務供給。
黨的十八大以來,雲南省把推進“健康雲南”建設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全力加強衞生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奮力推進醫藥衞生體制改革,不僅修復健全了千瘡百孔的醫療衞生服務體系,建成了覆蓋城鄉的全民醫保體系,群眾健康水平也同步得到大幅提高。
“十三五”期間,全省居民人均期望壽命已達74.7歲,與新中國成立之前的不足32歲相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中國成立之初,雲南省僅有各類醫療衞生機構91所、病床615張、專業衞生人員991人。截至2023年,全省共有醫療衞生機構28765個、醫療衞生機構擁有床位數35.99萬張、衞生技術人員42.52萬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49個、鄉鎮衞生院1361個、床位6.34萬張。中醫醫療機構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0所發展到2023年的92所,中醫醫院醫療服務能力達到國家基本標準。
醫療衞生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提質增效——
2023年,召開全省衞生健康大會,實施衞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強學科、強縣級、強基層等10大工程相繼推進,心血管病、癌症、呼吸3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相繼建成,診療服務能力逐年提升。西醫、中醫類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分別排名全國第16名、第6名。在全國率先開展省級藥學中心建設。全省累計有125家縣級醫院達到國家基本標準、90家達到國家推薦標準。全省1510家鄉鎮衞生院和社區衞生服務中心中,1123家服務能力達到國家基本標準、245家達到國家推薦標準。全省累計建成基層慢病管理中心1483個、心腦血管救治站708個,救治患者9.2萬人次。落實“編外院長”404名,引進省內外“銀齡醫師”806名。
醫藥衞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
藥佔比高、掛號時間長、檢查時間長……一直以來,看病難、看病貴是群眾反映最多的問題之一。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
以強基層為重點,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優質高效的醫療衞生服務體系……2009年,一場關乎民生福祉的醫藥衞生體制改革啟動。
全省所有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2022年個人衞生支出佔衞生總費用的比重降至26.94%……黨的十八大以來,雲南省把人民健康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着力解決看病難、看病貴,讓老百姓“病有所醫”。
群眾所盼的解決“看病難”得以實現——
遴選建設40個國家級、235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25個省級臨床醫學中心、120個州(市)分中心;126個縣(市、區)實施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將“預住院”服務範圍擴大至全省具備預住院服務能力的三級甲等定點醫療機構,343家醫院建立預約診療制度,322家醫院開展門診一站式服務。用好“組團式”幫扶,建立“省管縣用”對口幫扶機制,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全省297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取消了實體就診卡,298家醫院支持診間移動支付。
群眾所盼的解決“看病貴”得以實現——
截至去年,全省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7.24%。集中帶量採購藥品和醫用耗材價格平均降幅在50%,最大降幅達95.13%。全省17個醫保統籌區啟動按病組(DRG)和病種分值(DIP)付費改革並實現實際付費。126種新增藥品納入醫保支付,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內達到3088種;1165家“雙通道”定點零售藥店納入談判藥品保障範圍。今年以來,國家談判藥品醫保惠及330.14萬人次,為患者減負15.67億元,有效減輕參保患者就醫負擔。
公共衞生服務能力大幅提升
雲南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瘴癘之區”,瘧疾、鼠疫、天花、麻風、霍亂等疾病流行。1956年全省階段性消除了人間鼠疫,1960年消除了天花。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後,經過疾控人不懈努力,雲南省連續24年保持無脊髓灰質炎狀態,27年無白喉病例報告,乙肝攜帶率持續下降,提前達到健康中國、健康雲南2030年目標要求。
在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曾嚴重危害各族群眾生命安全的瘧疾於2020年消除,並於當年在全國率先實現艾滋病防治“三個90%”目標,保持無經輸血傳播。
遏制重大傳染病、築牢公共衞生防護網是護佑人民健康的重中之重。雲南省如何堅持強公衛、保健康,全方位、全周期、全人群的健康保障——
2020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成功處置數百起境外輸入疫情,沒有發生疫情外溢,牢牢守住了祖國西南大門。
2020年7月起,接續實施兩輪愛國衞生“7個專項行動”,僅用一年半就實現全省129個縣(市、區)全部達到國家衞生縣城標準,全省衞生鄉鎮、衞生村覆蓋率分別達97.25%、95.73%,全面推進健康縣城建設。在全國率先推進基層高血壓單病种醫防融合管理機制創新,慢病防控示範區達到90個,其中國家級20個,經驗做法在全國推廣。
為全省356.77萬名65歲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每千名常住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達到3.28個。以鄉鎮(街道)為單位適齡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持續保持在90%以上。全省已治理企業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率、崗位合格率和培訓率持續保持90%以上。16個州(市)實現危重孕産婦和新生兒救治中心全覆蓋,縣級危重孕産婦和新生兒救治中心達標率分別為100%、96.9%。
奮進新時代,雲南衞生健康事業將更加注重預防為主、醫防協同,更加注重質量優先、均衡發展,為譜寫好中國式現代化的雲南篇章提供堅實的健康保障。(記者 陳鑫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