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假期結束,位於雲南省昆明安寧市溫泉街道的民宿群落漸歸平靜。數據顯示,中秋節期間,溫泉街道接待游客3萬餘人次,營業收入超過300萬元。
“安寧溫泉擁有碳酸鈣鎂泉地熱水資源,最早在東漢時期就有記載,距今約有2000年歷史。”溫泉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肖琳介紹,明代狀元楊慎稱安寧溫泉為“天下第一湯”,近年來,安寧市不斷加強溫泉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重點發展文旅大健康産業。
如今,一池池溫泉水不僅成為了當地群眾的“熱産業”,更吸引年輕人發揮火熱的幹事力量和創業精神。通過返鄉創業、年輕資本投資進駐等方式,讓“一山一水”的有利條件,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
悅萊居客棧老闆婁正一(右一)和游客們(8月28日攝)。新華網 趙普凡 攝
溫泉成為“熱産業”
假期前夕,在溫泉街道悅萊居客棧,老闆婁正一忙前忙後查看房屋收拾情況,以便下午能讓新的旅客順利入住。這一次,房間又提前被訂滿了。
溫泉小村村民婁正一是一名90後青年,數年前,在看到安寧溫泉産業的發展機遇後,他從國企辭職回鄉,將家裏閒置的房屋改造成民宿,並於2018年正式開業。
“客棧共有16個客房。起初我們的設計是僅設置普通客房,並配備一個公共泡池,但後來發現沒有特色和競爭力,無法吸引更多游客前來。”婁正一説,經過多方學習,他發現鄉村民宿的發展不能僅停留在提供住宿的層面,自己要成為鄉村文化的傳播者和鄉村振興的推動者,通過特色化、精品化、差異化的發展,打造出一個讓游客流連忘返的鄉村民宿品牌。
於是,婁正一重新裝修客棧,主力房型均配備特色室內泡池,並免費提供樂器、書房、茶室、棋牌等公共配套設施。同時,根據政府&&的一系列優惠政策,他成功申請到20萬元免息貸款。2022年,在溫泉街道辦事處的支持下,婁正一的民宿評上了國家丙級旅游民宿,並獲得了5萬元的資金扶持。
如今,悅萊居客棧在市場上逐漸嶄露頭角。婁正一透露,目前在網絡&&上,客棧的運營數據名列前茅,回頭客數量持續攀升,客流量逐步增長。“我們的努力不僅帶動了周邊餐飲、旅游等相關産業的發展,還為當地村民創造就業機會,為大學生提供實習&&,幫助他們更好地在實踐中學習和成長。”
悅萊居客棧只是一眾享受到溫泉水資源紅利的民宿之一。從單一住宿到民宿集群、從單獨作戰到抱團發展,小鎮民宿發展日新月異。據統計,溫泉街道目前共有酒店(客棧)64家,正常營業且納入旅游數據統計的農家樂(餐飲)有60家,從業人員475人,成為農文旅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
航拍龍山村(8月28日攝)。新華網 趙普凡 攝
青年注入“熱力量”
“安寧溫泉街道三山環抱,一水長流,生態優美。”肖琳説,街道構建集溫泉療養、生態觀光、休閒度假、美食體驗、高端醫療、健康養老、體育運動、特色研學等多元業態為一體的文旅大健康綜合體。
龍山村是安寧螳螂川文化旅游帶的重點打造區、溫泉文旅産業的重要拓展區。2022年12月,BCC龍山有氧計劃的主理人劉禹彤和一群年輕人帶着新的發展思路、知識和技術,來到龍山村。
“BCC其實就是Beautiful Countryside Creation的縮寫,代表美麗鄉村計劃。”劉禹彤説,駐村以來,他們用鏡頭記錄龍山美景,開展車展、研學等社群活動,為山裏老人拍攝藝術照、理髮、送月餅等。2023年6月,龍山村正式對外開放。同年11月13日,團隊向村民發放了第一次創收款,其中農家樂收益最多的一家達2500多元。“近3個月來,龍山村的人流量平均每天500多人,周末上千人。”
龍山美麗鄉村農文旅鄉村振興項目是安寧市近年來重點打造的精品農文旅項目之一。溫泉街道黨工委圍繞黨建引領産業發展,牽頭在龍山村小組實施該項目,通過黨組織把關引入多重文旅産業要素,形成集鄉愁文化體驗、鄉村研學、特産物産銷售、特色餐飲住宿等內容為一體的多維融合特色示範産業。
據了解,該項目通過引入優質運營主體、盤活閒置要素資源、深化村企利益聯結、釋放網絡流量紅利,構建起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同頻共振賦能鄉村振興發展的新模式。
2024年7月8日,BCC美麗(龍山)數字游民中心啟幕儀式舉行,來自10余個國家的30名首批體驗官共聚龍山,開啟為期一週的數字游民駐地體驗。
2024年9月14日,安寧市“數字游民”人才驛站在BCC美麗(龍山)數字游民中心掛牌成立,安寧市三家部門與該中心簽訂合作意向書,明確在人才交流與合作、産業合作與創新方面的發展方向。此舉旨在將“數字游民”這一新型人才力量融入安寧高質量發展全局,推動鄉村振興、基層治理和産業發展。(完)
總策劃:韓海闊
策 劃:李霞
統 籌:羅春明
視 頻:趙普凡
文 稿:范芳鈺
外 聯:楊霽鹍
海 報:游 娟
指導單位:
昆明市委網信辦
鳴 謝:
中共安寧市委組織部 中共安寧市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