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09/10 21:12:08
來源:雲嶺先鋒網

特級教師朱志剛的“武林秘籍”

字體:

  他,黨齡26年,耕耘三尺講&近40載,始終踐行教育初心

  他,把師者之風、專家之范、黨員之姿傾情融入教學中

  他,既是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數學教學指導專委會專家、全國優秀教師、雲南省特級教師、春城教學名師,也是同事眼中的“朱特”、學生口中的“朱斯”。  

  他是昆明市第一中學西山學校教學督導、2025屆高三(1)班班主任朱志剛。在第40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我們來聽聽這位教育“老將”的“武林秘籍”。 

  朱志剛與學生一起打籃球。 

  堅持3個“真”

  作為基礎教育界的一員老將,今年59歲,已經當了40年的班主任。 

  “好的教師是要能找到觸發學生求知欲的最佳點。如何挖掘學生的天賦,需要教育者的‘慧眼’。”朱志剛認為,要成為一名好教師,須在三方面下“真功夫”,即愛學生、吃得苦、用心教。 

  作為一名數學老師,朱志剛注重訓練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高三學子大多是左手課本,右手參考書。朱志剛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最新學科知識和學生實際情況,自編了系列參考資料:《破解導數的秘密》《多元最值》《高中數學選擇性必修》……這些資料成為師生爭相使用的復習“寶典”。

  成績訴説着他的努力:所教學生先後有67人獲省、市、區三好學生和優秀學生幹部榮譽;106人獲市級以上獎勵;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被學校、區、市作為經典案例推廣。2019年,朱志剛所授班級以一本率97.7%、600分以上超60.46%的比率,再次打破昆一中西山學校高考紀錄。 

  朱志剛在查閱資料。

  “磨出”優秀團隊

  真誠、有激情,是大家對朱老師的印象。雖年近60,但他堅持認真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用一個老黨員的一言一行影響着年輕一代教師。

  2023年,朱志剛團隊成員趙東旭首次參加昆明市高三復習課課堂教學競賽。“第一次參賽難免有些緊張,但在有限的時間中,從查資料、出講稿、試講,到組織老師評講,再到改稿,朱特都全程參與和指導,細到哪些是廢話、哪些知識沒有教到位都一一進行了指點。”最終,趙東旭的區級賽和市級賽均榮獲一等獎。 

  年輕教師王明也很有感觸:“我們每週都會開展教研活動,從年輕教師的成長規劃、如何提高課堂效率,到如何撰寫論文和課題,再到每堂講座等點點滴滴,他都會無微不至地教導。在每年的昆明市組織的高三復習課課堂教學競賽上,我們團隊都會有一兩名教師榮獲一等獎。”  

  從2013年朱志剛名師工作室成立至今,已培養70名教師學員,前後培養了20名市級“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區級30名“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這些教師現已成長為各個學校的中堅力量。

朱志剛帶學生參加體育鍛煉。

  教出“閃光”學生

  “噔噔噔……”8月27日21點半,昆明市第一中學西山學校的操場上響起一陣熟悉的腳步聲。此時,朱志剛正帶着48名高三學子運動:跑步、打球、跳繩;深夜10點半至12點半,他備課、批改作業。

  儘管已近花甲之年,但他堅持與學生“並肩作戰”。

  青少年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容易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會懈怠偷懶,會意氣用事,會犯錯誤,甚至出現“硬傷”。但年近花甲之年的朱老師,一直堅持和學生“並肩作戰”。

  “有一次,我數學沒考好,心情低落,朱老師就帶着我一起運動,一起踢球,心情舒緩多了。”高三(1)班的學生劉哲説,因為朱老師在日常生活中和藹可親,但教學嚴謹,所以同學們給朱老師起了一個外號——朱斯(源自於數學家高斯)。

  在朱老師的幫助下,一個“手機癮”特別突出的女生戒掉了這個毛病,甚至考上了一所211院校。(記者:賀碧蓮/文 通訊員 王利娟 朱志剛供圖)

【糾錯】 【責任編輯:丁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