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走進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彌渡縣新街鎮董和村委會大荒地村的黃瓜大棚,農戶正在進行拉線、理墑等土地整理工作,為今年第三茬黃瓜種植做好準備。
為了發展村集體經濟,幫助村民增收致富,2020年起,大荒地村由村黨總支領辦合作社進行土地流轉,建設黃瓜大棚,在穩住傳統烤煙種植産業的同時發展黃瓜産業。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由公司提供技術支持和指導,從黃瓜生長周期的把握,到土壤改良、病蟲害防治、科學施肥、合理灌溉……每一個細節都悉心指導煙農。同時,公司和合作社還積極搭建銷售&&,拓寬銷售渠道,讓彌渡的黃瓜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張富正在耕整土地(8月27日攝)。郭康 攝
2020年,大荒地村村民張富為了提高收入,選擇返鄉加入黃瓜種植合作社種植黃瓜。“我們這裡氣候條件好、水資源充裕,有利於農作物種植,我們村主要種植烤煙和黃瓜,烤煙收購價格穩定能保證收入,黃瓜一年能種植三茬,産出的黃瓜口感甜脆、産量高、價格好。”張富&&,他種植了5畝大棚黃瓜,今年市場行情比較好,收入有望達到30萬元。
長期以來,烤煙一直是彌渡縣農業的重要支柱産業。2023年,彌渡縣在新街鎮等鄉鎮進行土地流轉,建成一批高標準農田。烤煙種植走上規模化、機械化、現代化發展道路。張富今年種植烤煙9畝,現在烤煙採烤已進入末期,畝産值達到6000元左右。煙季後將種植蠶豆和油菜,實現多元化增收。
大荒地村的黃瓜大棚(8月27日攝)。郭康 攝
張富還積極探索現代化種植技術,在烤煙和黃瓜種植中都使用 “水肥一體化”滴灌技術,對煙田和大棚黃瓜進行精準化水肥管理。每年烤煙和黃瓜種植都需要大量勞動力,張富雇用周邊的村民來幫工,帶動其他村民增收。同時他將種植經驗傳授給村民,一部分村民在他的指導和幫助下,紛紛開始自主發展種植産業。
如今,大荒地的煙農們憑藉着烤煙和黃瓜種植,走上了一條增收致富路。(完)(張先仲 姬明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