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雲南師範大學數學學院“心”方程志願服務團、“小數苗”志願服務團和扶搖凝芳華志願服務團共84名志願者前往雲南省昆明市宜良縣狗街鎮華興小學、東川區拖布卡鎮臨港小學,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鐘屏街道思源社區青年之家及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草壩鎮前進小學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為孩子們送去知識和關愛。
志願者們在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7月24日攝)。
志願者們在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7月24日攝)。
傳遞文化啟迪智慧
本次實踐活動中,志願者們組織開展了多種多樣的手工製作來激發當地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創作熱情,同時結合生活中的實際例子給孩子們科普數學文化、數學發展史及數學小故事等,並通過“折手指”“抓彩珠”等益智游戲,利用漢諾塔、九連環、七巧板等數學模型提高孩子們的數學思維,播下數學的種子。
此外,志願者們還向孩子們分享張桂梅、黃文秀和俞鴻儒的故事,科普中國歷史,組織孩子們觀看紅色影片,開展紅色教育,點燃孩子們的愛國之情。
在民俗文化課上,志願者們從少數民族服飾入手,帶領孩子們認識中國的少數民族,科普民族文化和雲南本土習俗,引導孩子們學會包容尊重民族文化差異,樹立促進民族團結的責任意識;在傳統文化課上,志願者們通過詩歌鑒賞、全球文化多樣性介紹、中國傳統節日以及非遺知識介紹等向孩子們科普傳統文化,開設剪窗花、編中國結、製作扎染、製作香包等特色教學活動,開展中國古代傳統小游戲互動等來激發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與喜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志願者們在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7月19日攝)。
志願者們在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7月16日攝)。
守護童心關愛成長
在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中,志願者們還開設了法律科普課,帶領孩子們了解《未成年人保護法》,並結合具體案例從未成年人的基本權利以及預防校園霸凌、性侵害等方面教會孩子們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同時通過角色扮演加深他們對法律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在安全教育方面,志願者通過生動形象的多媒體展示、真實事件分析以及趣味互動、手抄報製作等方式,向孩子們詳細介紹了毒品種類、特徵和危害。同時,志願者們還向孩子們科普地震知識和野生菌知識,組織學生進行地震演練、野生菌知識競答,提高學生安全防範意識和急救能力,守護他們平安度過暑假。
除此之外,志願者們還每天早晨帶領孩子們跑操,在體育課上和孩子們打乒乓球、籃球,精心設計舉辦趣味運動會,促進孩子們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在心理健康方面,志願者們帶領孩子們一起探索內心世界,了解自身情緒變化,掌握應對壓力和挫折的方法,還通過組織學生表演情景劇《拒絕網癮》,讓孩子們認識到如何正確使用網絡,以及如何在網絡世界中保護自己。
志願者們在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7月19日攝)。
志願者們在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7月26日攝)。
鄉村調研感悟傳承
在走進校園開展支教的同時,志願者們還輪流外出進行實地走訪調研,到草壩鎮前進村實地參觀,領悟農耕文化;在雨過鋪街道馬房村等地探訪剪紙藝術、彝族花燈、草墩、木雕等項目非遺傳承人,了解非遺傳承故事;在會澤縣拜訪斑銅傳承人,了解斑銅的製作工藝,聆聽匠人背後的故事。
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中,志願者們在4個鄉村支教點開展的志願服務覆蓋人群456人,累計服務3405人次,累計志願服務時長6394小時。經過本次社會實踐,志願者們在與不同人群交往中增進了理解與尊重,並深刻認識到教育的力量與生命的價值。“行走的思政課”雖已告一段落,但雲南師範大學數學學院志願者們將繼續以實際行動,踐行思政理念,讓青春在奉獻中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