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一場“遇見木府”的穿越時空之旅、打卡文化院落感受遺産魅力、品嘗獨特的納西族長街宴、遇見“民謠季”邂逅專屬的民謠旋律、跟隨納西阿媽圍着篝火歡樂打跳……在夏夜的溫柔懷抱中,雲南麗江古城緩緩鋪陳開一幅幅絢爛多彩的“夜經濟”畫卷。
今年以來,麗江古城積極推動新“夜”態發展,重點在夜游、夜娛、夜購、夜食、夜宿、夜市等6個方面,借“夏日晚風”之力,激發新的消費活力,讓夜色中的古城更加生動多彩,助力麗江古城從“網紅”到“長紅”。
“文化+創意” 打造一個沉浸式的“江湖”
隨着“夜經濟”的蓬勃興起,麗江古城聚焦文旅深度融合,力求在夜晚的璀璨燈火中,讓文化的底蘊與歷史的記憶熠熠生輝。
航拍木府夜景(7月13日攝)。新華網 李浩 攝
一座土司府,半部民族史。木府,作為麗江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着豐富的歷史文化和民族特色文化。
“宮室之麗,擬於王者”,徐霞客曾這樣讚嘆木府。而“遇見木府”正是通過挖掘木府的歷史文化典故,將木府的建築群與納西文化進行融合,在“徐木友誼”的佳話上,借徐霞客的視角做客木府為夜游主線,以“NPC演繹+多媒體燈光秀”的方式,開啟游客的木府之旅。
“這是一次獨特的歷史文化旅游體驗,我們被引領進入一種沉浸式的環境,以全新視角探索了徐霞客與麗江木府之間的&&和交流。在這種創新的體驗模式下,仿佛穿越回到了幾百年前。”游客段波&&,這整個過程不僅是一次簡單的旅游觀光,更是一場深入心靈的文化體驗和歷史探索之旅。
麗江再出發文旅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木煒程介紹,“遇見木府”夜游項目是一個深度挖掘和傳承納西族文化的嘗試,希望通過項目更好地宣傳推廣、保護傳承納西文化,同時轉化日間的游客,讓游客的夜間游覽有更多選擇,給麗江夜間游覽增量。
傍晚的四方街打跳(7月13日攝)。新華網 李浩 攝
有人説,麗江古城一半的浪漫,是音樂和夜景給的。
每週五、周六傍晚,麗江古城民謠廣場活動會如約在四方街或玉河廣場舉行,在這裡,可以看著落日的余暉灑在民謠廣場的音樂舞&上,追逐一場由落日與民謠帶來的浪漫;亦或是跟隨每晚7:30在四方街準時響起的《納西三部曲》,牽起納西阿媽的手繞着篝火,圍成圓圈,加入一場“集體的狂歡”;還可以再爬高些,去獅子山,走進流光溢彩的萬古樓,在麗江古城的“雲端”攬一城燈火,漫尋古城奇妙之夜。
“陽春的古樂不俗,盛夏的民謠不燥。這就是捨不得的麗江!”麗江知名音樂人肖煜光説,麗江古城依山而建,街鋪五花青石,房屋青磚灰瓦,庭院鳥語花香,清澈的泉水穿街流巷,“家家流水,戶戶垂楊”的詩情畫意是這座古城的真實寫照。
此外,暑假期間,麗江古城推出了歷史文化之旅、傳統建築之旅、遺産探秘之旅、紅色文化之旅、水文化之旅、民俗文創之旅、美食體驗之旅、夜間暢游之旅、古城攝影之旅等9條Citywalk精品線路,這些線路可觀賞、可聆聽、可觸摸、可品嘗,充分將多彩的民族風情融入夜間文旅業態中,能全方位、沉浸式感受麗江古城的魅力。
“地標+美食” 開啟一場時光漫游
夜市、夜食作為點亮夜經濟的縮影,也成為了麗江古城內的熱門“打卡”項目。
大水車美食廣場(7月12日攝)。新華網 李浩 攝
夜幕下,位於麗江古城玉河一側的大水車美食廣場內,100余個特色夜市攤位有序分佈,雲南各地美食小吃、文創産品、手工藝品等琳瑯滿目,吸引了許多市民游客駐足。
“現在每天接待游客數量約為6000到8000人,高峰時可達1萬人以上。”麗江古城大水車美食廣場負責人杜平介紹,未來將繼續調整和完善布局,提高商戶服務質量,豐富業態,增加更多文創元素和多元化娛樂設施,讓夜市不僅限於美食體驗,也能成為人們拍照留念、享受休閒時光的理想場所。
近年來,麗江古城着力打造“夜地標”,創建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大研花巷、北門裏夜間集市、玉河走廊夜市一條街等各具特色的“夜市”,不但讓新老麗江人和游客生活消費有了去處,也讓麗江多了一種“玩場”——逛夜市,豐富了麗江文化旅游業態。
除了夜市裏的特色小吃,麗江古城推出的“深夜食堂”——增加“美食+文化”“美食+場景”的特色主題餐飲,也讓古城的夜晚瀰漫着濃郁的“煙火氣”,溫暖而生動。
雲上盛宴麗江長街宴(7月12日攝)。新華網 李浩 攝
在麗江古城的北門入口,以麗江特色美食為媒介、民族歌舞演藝為輔助的沉浸式雲南美食文化體驗地——“雲上盛宴·麗江長街宴”,在今年7月1日以來每晚平均吸引近300人用餐。
麗江天意市集商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運營總監和曉梅介紹,“雲上盛宴·麗江長街宴”選取納西族“三疊水”名宴的精華,按特色甜品小食“甜甜蜜蜜”、特色涼菜小吃“長長久久”、銅火鍋“圓圓滿滿”分三次上菜,席間配有迎賓鼓、迎賓曲、敬福茶、敬酒歌、係福帶等民族歌舞演繹和互動體驗,讓食客能夠沉浸式體驗麗江特色美食和民族風情的味覺與視覺雙重盛宴。
在住宿方面,目前在麗江古城的大研、束河、白沙三個區域內,已形成了2000多家民宿客棧組成的群體,其中大研古城區域有1700多戶民宿客棧經營戶,客房近2萬間。
據了解,麗江古城內的眾多民宿推出了住宿+創意旅拍、沉浸式劇本游戲體驗、咖啡等精準多元的服務,讓住客在麗江古城游覽、消費、休憩全過程都有美好感受。
“守護+傳承” 開闢一條文旅新路徑
作為世界文化遺産,如何既保留文化韻味,又布局符合游客需求的商業業態,是麗江古城保護髮展的必答題。
動態清單管理,讓古城過度商業化踩下了剎車;扶持新業態的同時,打造恢復30個文化院落,作為展示東巴文化、納西婚俗、傳統歌舞、紅色文化的重要窗口……如今的麗江古城,用文化濃度稀釋商業密度,古城韻味更濃了。
大研納西古樂會表演(7月14日攝)。新華網 李浩 攝
每晚8點,在麗江古城大研納西古樂會,可以觀賞到由鼓、鑼、二胡等27種不同的樂器合奏的《納西古樂》,大研納西古樂會的樂師多數是老人,一直保持着夜晚演出的傳統,已在麗江古城堅持演出30 餘年。
大研納西古樂會主理人文嘉介紹,為了提升游客晚間觀賞體驗,大研納西古樂會堅決避免改編原汁原味的唐宋元時期曲目,保持其文化價值,通過每天晚上演奏不同的曲目,並融入古琴、笛子、口弦等樂器獨奏表演,滿足不同受眾的需求,使古老音樂煥發新的活力。
隨着暑期旅游熱潮來臨,麗江古城也全力以赴迎接暑期旅游“大考”。據統計,7月1日至7月25日,進入麗江古城的人數近530萬人次,實時人數最高峰在7月25日21:30分,達到98350人。
“在常態化開展志願服務的基礎上,我們在暑假期間積極開展好旅游諮詢、道路指引、人流疏導等服務。”麗江古城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景區管理服務分公司副經理和國宇介紹,6月24日至8月底,麗江古城景區內的游客中心、游客之家、學雷鋒志願服務點和旅游諮詢服務點(亭)一律服務至24時,為游客免費提供旅游諮詢、講解,輪椅、嬰兒車借用,應急廣播尋人等便民服務。
此外,各文化院落將結合實際情況開展豐富的文旅活動。6月20日起,麗江古城文化院落服務時間延長至22時。
麗江古城夜景航拍(7月15日攝)。新華網 李浩 攝
面對日益多元化的夜間消費需求,如何不斷提升消費産品質量、塑造消費新形態,成為了“夜經濟”發展面臨的重要課題。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黨組書記、常務副局長木麗&&,如今的麗江古城除了有“熱辣滾燙”也具備了“安靜悠揚”。麗江古城景區把古城深厚人文底蘊與豐富旅游資源疊加優勢轉化為夜間經濟發展優勢,打造更多具有差異化、個性化的消費場景,期待更多人走進麗江古城的別樣之夜,到古城感受美的風光、美的味道、美的人文、美的生活,收穫美的發現,留下美的回憶。
2022年,麗江古城入選第一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名單。今年6月,世界文化遺産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了《麗江古城景區夜間經濟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重點打造“一街五集多産品”的麗江古城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培育優質市場主體,塑造夜間經濟文旅消費新業態、新場景、新體驗。
木麗&&,下一步,希望通過《麗江古城景區夜間經濟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的落地,不斷豐富産品供給,優化消費場景,通過傳統與現代融合,打造更多的新産品、新業態、新場景和新消費,讓各地游客領略麗江古城包容開放、創新發展的獨特魅力。(完)
出品人:韓海闊
監製:李霞
策劃:李寧 劉馨蔚
文字:劉馨蔚 和潤仙 和新蘭
視頻:李浩
鳴謝單位:世界文化遺産麗江古城保護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