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成為旅居養老熱門目的地——
多元服務讓旅居老人樂享晚年
老人在古滇康養園開展社團活動。
近年來,雲南成為旅居養老的熱門目的地,大批來自各地的老年人到雲南的老年公寓、康養機構長期居住,深度體驗“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面對不斷升溫的旅居養老熱,雲南省的康養機構如何抓住機遇,提供多元化服務,擦亮旅居養老雲南品牌?近日,記者走訪了幾家不同類型的康養機構。
整合資源提供“吃住行游”一站式服務
近段時間,位於昆明市晉寧區的古滇康養園人氣高漲,接待中心時常排起長龍,1168套養老公寓全部客滿。
作為昆明市的一家高端康養機構,這裡提供基本的住宿、餐飲服務,為前來旅居的老人配備了生活管家、旅游管家、醫療管家、文娛管家。園區內每個社區都有護士站,設有醫院和健身房、圖書館、舞蹈教室等服務設施,還開辦了老年大學,長期活躍着20多個老年興趣社團,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最吸引旅居老人的是,這裡提供“一站式”旅游服務。機構整合旅居康養産業聯盟成員單位資源,每3天組織老人進行一次外出游玩,旅游管家提供全程定制服務,老人自願選擇。旅游管家王洋説:“我們帶老人到海晏村看日落、逛鬥南花市、到撫仙湖度假等,這些短途游活動很受歡迎。”
負責古滇康養園旅居板塊的雲南聖境旅居産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袁純剛介紹:“近年來,退休的60後更注重情緒價值,他們需要的旅居康養不是打卡式旅游,而是慢節奏的深度體驗。”該公司目前在雲南有昆明、大理、騰衝、芒市、彌勒、西雙版納6個基地,與省內70家旅游、康養機構結成旅居康養産業聯盟,實現資源共享、訂單互換。游客提出旅居養老需求後,公司可整合聯盟資源為其提供包括居住、游玩在內的定制化服務。
來自武漢的退休職工呂尉退休後每年都來雲南旅居一段時間,今年她已經在古滇康養園居住了半個多月,還打算到彌勒基地住幾天。她説:“雲南最吸引我的是良好的氣候,跟着我們的旅游管家深度體驗後,我發現淳樸的民風和多元的少數民族文化也獨具魅力。”
醫康養結合探索旅居養老新模式
老年人注重健康養生,醫養結合成為旅居養老新趨勢。昆明市石林縣杏林大觀園依託中醫藥文化資源,提供醫康養相結合的特色旅居服務。
作為昆明市打造的中醫藥文化康養小鎮,杏林大觀園園區佔地3000多畝,內有國藥博覽園、中醫文化展覽館、杏林禪寺等景點,本身就是一個大的景區,草木蔥蘢、環境宜人。對於長期居住的旅居老人來説,這裡不僅提供了基礎的住宿、餐飲等生活服務,還設有中醫醫院,以老年病康復治療為特色,長期有專家坐診,提供熏蒸、艾灸、針灸、拔火罐、推拿等中醫理療服務,利於老年慢性病管理。園區內的生態農場種植多種中藥材和生態蔬菜,就地取材提供特色藥膳,老人也可以在園區採摘游玩。
昆明杏林大觀園健康産業(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胡繼新介紹,目前園區1000多張床位全部住滿,其中預訂超過1個月時間的旅居老人就超過700人次。園區為入住老人配備了管家,常態化組織開展養生講座、科普研學等活動,護士們每天還帶着老人做康復操、打太極拳等,幫助老人強身健體。
來自河南鄭州的80歲老人孟憲梅已連續兩年在杏林大觀園養老。她還介紹了10余位親友一起來。她説:“我剛來的時候心火旺,膝蓋疼,在專屬的中醫調理下,現在心情舒暢,腿疼的毛病也好了,每天寫寫書法、散散步,生活很舒心,我決定就在雲南養老了。”
城區養老綜合體給老人“在家”體驗
一部分老人選擇離城區較遠的康養機構靜養,也有一部分老人選擇住到交通便利的城區養老機構,像在自己家一樣生活。
位於昆明市北市區的楓橋尚院長者康養家園緊鄰地鐵5號線,附近有延安醫院、盤龍區人民醫院等多家醫院,因此被眾多旅居養老群體選擇,180多個房間入夏后全部住滿。楓橋尚院是一個典型的養老綜合體,提供養老公寓、老年餐廳,還開辦老年大學。在養老公寓內,乾濕分離、適老化改造後的浴室,能做飯的大陽&,空調、地暖設備等滿足了老人生活的基本需求。樓下自助餐廳根據老人飲食特點供餐,菜品做到清淡、健康。機構還配備了護理人員,定期監測老人血壓、血糖等指標併發送給老人親屬。
老年大學緊鄰老年餐廳,以每學期350元的價格開設書法、舞蹈、器樂、瑜伽等課程,不僅吸引了在機構居住的老年人,還吸引了周邊的本地老人,常年有1000余名老人入學學習。
來自上海的吳琳琳女士已經連續3年在楓橋尚院旅居養老,今年她帶了親戚朋友8人一同在此居住避暑。她説:“來雲南主要是覺得天氣好,我在這裡參加歌舞活動,乘坐公共交通到周邊游玩,每天心情都很好。”
雲南旅居養老産業發展前景廣闊
旅居養老是養老産業和文旅産業融合發展的新業態。雲南有得天獨厚的氣候資源、動植物資源,發展旅居養老産業潛力巨大。
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實施意見》,提出要在拓展旅居服務業態方面豐富特色産品供給,着力打造跨區域“協同養老”旅居産業。
雲南省老齡健康産業發展協會會長王建新分析,當前出生在人口高峰期的60後陸續退休,這代人的消費觀念從過去的“養老”轉變到“享老”,更加注重生活品質,提供個性化、多樣化的養老服務應成為旅居養老産業的發展方向。他建議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吸引社會資本進入旅居養老産業,同時加大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力度,開發更豐富的養老服務産品。
旅居養老産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跨區域合作。2023年,省民政廳與廣東、山西、寧夏等13個省(區)的民政廳簽訂合作協議,將雲南省符合條件的養老機構納入14省(區)旅居養老合作框架支持範圍,開發4條旅居養老線路,推出大理太保家園、朋陽老年公寓、開遠鳳凰谷生命養護中心、麗江甘美安養中心等50多家高品質旅居養老服務機構。雲南省老齡健康産業發展協會目前也加入了由20多家省(市)養老服務、老齡健康、老齡産業協會組成的“西部地區+”養老協會聯盟。今年,協會還在大理主辦了“旅居康養論壇”,推動交流互鑒合作,雲南省旅居養老跨區域合作勢頭良好。
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將與省級相關部門共同推動提升旅居養老服務能力和質量,做強養老産業主體,持續打造“七彩雲南·養老福地”品牌。同時,在規範市場准入、服務標準、老年人權益維護等政策和規範方面加強研究,制定完善相關配套政策和標準規範,推動旅居養老服務品牌化、規範化和高質量發展。(記者 郎晶晶/文 陳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