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瀾街道碧色寨村委會馬街哨村討論高考獎勵政策、人居環境整治。新華網發(蒙自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在“冬圍火塘夏乘涼 村裏有事好商量”項目的推動下,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觀瀾街道碧色寨村委會馬街哨村的空地,搖身一變成了停車場,既解決了村裏停車難問題,又促進了該村農文旅融合發展;蒙自市新安所街道大沙地村,楊孃和張孃的地界矛盾迎刃而解,兩人又成了無話不談的好鄰居;觀瀾街道碧色寨村對今年考上大學的學生獎勵有了共識……
自“冬圍火塘夏乘涼 村裏有事好商量”新時代文明實踐項目實施以來,一場場熱鬧的“火塘邊議事會”“大樹腳議事會”在蒙自市各鄉鎮(街道)召開,黨員幹部和村民們在火塘邊、大樹腳,為家鄉的發展建言獻策。
群眾在哪,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在蒙自市水田鄉木梳坎小寨村,該村有三分之二的年輕人外出務工。為此,該村通過“線上提事、線下議事”的模式,通過每月在村級微信群裏發布議事公告,讓外出務工的村民也能參與本村的社會治理。
西北勒鄉香塘村委會新寨村“火塘邊”議事點討論大黑塘清淤事宜。新華網發(蒙自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結合實際,蒙自市依託“美孃孃”“好大爹天團”等力量,組建“6+X”的“管家婆”文明實踐小分隊開展議事,“6”為6類固定成員:支部書記、小組長、婦聯主席、鄉賢、先進模範、駐村幹部,“X”為各村結合各村實際,建立網格,每個網格選一名代表為村民代表,營造村裏問題大家議、村裏難題大家解的自治氛圍,讓村民從“觀望者”變身“共治者”。
蒙自市堅持群眾“所盼”就是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力點,推動文明實踐與社會基層治理深度融合,在議題的選擇上,聚焦群眾急難愁盼,遵循“大事大議、小事小議、急事快議”的原則,把百姓之盼變為民生之利。在大樹腳、火塘邊,村民議事在拉家常中打開“話匣子”,不知不覺中匯聚“金點子”,有效解決思想引領、産業發展、糾紛矛盾化解等發展實事、村民心事。截至目前,蒙自市結合各村實際,共形成“大樹腳”議事點109個,“火塘邊”議事點76個。
新安所街道大新寨村委會小紅寨村討論石榴産業發展、銷售等事宜。新華網發(蒙自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文明為了人民,文明依靠人民,文明成果由人民共享。自“冬圍火塘夏乘涼 村裏有事好商量”項目實施以來,蒙自市聚焦群眾需求,共謀村莊美化、村集體經濟發展等360多項民生難題,共建活動廣場、停車場等公共空間12處,共議移風易俗、先進模範等文明風尚20余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