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07/15 09:24:35
來源:雲南日報

楚雄州大姚縣:3000余畝農田穿上“環保新衣”

字體:

  大姚縣新街鎮碧麼村的煙葉種植大戶黎永庭栽種煙葉10餘年,有豐富的煙葉種植經驗,但每年回收殘膜是他最頭疼的事。“今年,我家種了40畝烤煙,前幾年都是用普通地膜。今年政府推廣全生物降解地膜,我試用了20多畝,這個地膜60天左右就自然分解了,節省了摘膜的人工成本,還能起到節水的作用。”黎永庭説。

  今年,新街鎮通過全生物降解地膜推廣示範點的示範帶動作用,推廣宣傳全生物降解地膜技術,不斷提升農戶知曉度和環保意識,助推農業面源污染治理。“今年新街鎮烤煙面積為7650畝,前期試用降解地膜500畝,群眾和煙農的反映較好。” 新街鎮副鎮長趙金宏説。

  農用地膜在農業生産中具有抗旱節水、增溫、保墑、增産的作用,但地膜的廣泛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農田裏的白色污染。全生物降解地膜是一種以生物降解材料為主要原料的新型地膜,具有生物降解性能,能在一定周期內通過微生物自然分解,對環境無污染。全生物降解地膜不僅能保護土壤、水源和生態環境,還能保持土壤濕潤,提高土壤溫度,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從而減少灌溉次數和用水量,達到節水的效果。

  2022年以來,大姚縣聚焦重點覆膜區域、重點覆膜作物和關鍵環節,探索全生物降解地膜技術在當地的適用性和可行性,在新街鎮、金碧鎮、龍街鎮等鄉鎮推廣使用全生物降解地膜。目前,全縣試用全生物降解地膜田地達3000余畝。同時,大姚縣不斷優化傳統農業生産方式,通過“新推廣+舊回收”模式,持續開展傳統地膜減量、替代,為農田“減塑”,守護綠色耕地,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助力全縣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記者 段曉宇 通訊員 張正江)

【糾錯】 【責任編輯:徐華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