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中,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錨定“人才引育創新”,積極在引才、育才、用才上下功夫,大力引進返鄉人才、培養實用人才、用好新型人才,支持各類人才在鄉村振興中大展身手,以人才振興助力鄉村振興,為鄉村振興注入人才動能。
精準引才 壯大人才隊伍
立足縣域發展需要,廣南縣圍繞八角、油茶果、蒜頭果等重點産業發展實際,精準謀劃,為推動廣南籍人才返鄉創業提供制度保障。
近年來,為打通科技人才服務“最後一公里”,助力鄉村振興,廣南縣依託由中國水稻研究所研究員程式華擔任特派團顧問、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奎麗梅擔任團長,59名專家組成的國家科技特派團&&,累計選派縣域內技術能手342人擔任科技特派員和“三區”科技人才,圍繞進一步扶持壯大廣南縣八寶米、高峰牛、茶葉、鐵皮石斛等高原特色産業為重點的新型産業,建立一套新型農村科技服務體系,培養鍛煉一批科技創新型人才,努力走出一條“廣南産業”發展之路。
如今,廣南縣共有國家科技特派團1個41人和州、縣特派員46人,共服務全縣8個鄉(鎮)、92個行政村,帶動農戶數2811戶,培訓農民數2180人(次),轉化應用科技成果10項,引進新品種14個、推廣新技術18個,建立示範基地17個,示範推廣面積10371畝,實現增收創收3971.8萬元,在推動農業科技發展、助推鄉村振興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科技支撐作用。
科學育才 提升人才能力
近年來,廣南縣堅持把職業技能培訓作為提高就業質量,解決結構性矛盾的重要抓手,探索建立“需求+供給”“培訓+品牌”“技能+就業”等職業技能培訓,重點抓好農村轉移勞動力、返鄉産業工人等重點群體和養老護理員、家政服務員等康養類重點職業培訓。如聘請經驗豐富的面點師進行培訓授課,培訓課程採取“理論+實操+老師輔導”的培訓方式進行,使學員們初步掌握多種傳統中式面點的製作技巧。

廣南縣殘聯在圓夢社區圓夢之家開展面點培訓(3月23日攝)。許文娟 攝
此外,廣南縣建立培訓後就業跟蹤服務,幫助受培訓人員穩定就業,努力培育“廣南鞋服産業工、廣南姑娘茶業工、廣南長衝梨産業工、廣南硅匠、廣南八寶貢米業工”等勞務品牌,形成品牌帶動就業的新格局。
高效用才 發揮人才作用
在廣南縣八寶鎮牙龍村,百餘名人才以“嵌入式”服務模式進入“黨建+龍頭企業+村集體+農戶+基地+合作社”的各個環節,助推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的自我發展,將經營範圍向二、三産業擴張,實現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村級綜合發展單元。
如今,廣南縣緊盯關鍵技術攻關、重點産業發展,用好幹部人才“組團式”幫扶力量,靈活引育農業科技人才,認真貫徹落實雲南省《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29條措施》及雲南省技術創新人才培養政策,深入企業宣傳科技創新惠民惠企政策,了解企業技術需求,指導企業申報科技項目。目前,全縣共有高新技術企業5家、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5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36家,成功申報“興文英才計劃”科技領軍人才1人,“興文英才計劃”青年科技人才1人,形成了聚焦“引、育、用”推動人才振興助力鄉村振興的良好局面。(完)(許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