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07/14 09:13:14
來源:新華網

雲南景谷做實茶産業 “綠色顏值”變“金色産值”

字體:

茶農腰挎竹簍,在茶園間穿行(7月5日攝)。新華網發(景谷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7月,雲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開始了夏茶采收。

  景谷鎮文山村馬廄村民小組的茶園綠意盎然,茶農腰挎竹簍,在茶樹間穿行。據了解,文山村茶樹主要生長在海拔2200米的無量山山脈,這裡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7.5攝氏度。“為提高茶葉品質,文山村茶園一直按照有機茶園的管理方式進行管理,獲得有機土壤認證,保障了茶葉的品質。”文山村黨總支書記石鳳益説。

漫山遍野的茶葉進入采收季(7月5日攝)。新華網發(景谷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據了解,景谷鎮茶資源豐富,茶文化底蘊深厚,曾是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和茶葉加工集散地,素有“萬擔茶鄉”的美譽。景谷鎮現有茶園面積 5.9萬畝,獲得有機認證的茶園2.8 萬畝,共有涉茶市場主體1032家,鎮內年産茶葉三千噸以上,産值達4億多元。

漫山遍野的茶葉進入采收季(7月4日攝)。新華網發(景谷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下一步,景谷縣將在基地建設、品牌打造、市場營銷等方面做實、做細、做亮茶文章,延伸産業鏈、增加附加值,讓茶産業成為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撐。(景谷縣融媒體中心 錢雯琳)

景谷鎮的村民正在採茶(7月4日攝)。新華網發(景谷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景谷鎮的村民正在晾曬茶葉(7月4日攝)。新華網發(景谷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曬茶(7月4日攝)。新華網發(景谷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嫩綠的茶葉(7月4日攝)。新華網發(景谷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糾錯】 【責任編輯: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