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正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市第一人民醫院(以下簡稱“瀘水市醫院”)開展對口幫扶的舒義雄等到了他最親密的“戰友”——妻子顏博,與妻子一起前來的還有兩個未滿3歲的幼兒和3個年逾花甲的老人。舒義雄&&:“舉家搬到瀘水,這樣能夠更安心地工作。”
去群眾最需要的地方
舒義雄來自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以下簡稱“昆醫大附二院”)胃腸外科。自幼體弱多病、四處求醫的經歷讓舒義雄從小便立志學醫。出身農村家庭的他深知基層醫療資源的匱乏,因此,當得知醫院需要選派“省管縣用”對口幫扶基層醫療機構的青年醫生時,他報了名,並選擇了較為偏遠的瀘水市幫扶點。
舒義雄(左一)正在做手術(5月20日攝)。
“瀘水的醫療條件相對薄弱,這裡的群眾需要我。”舒義雄説。2023年10月,舒義雄來到瀘水市醫院普外科,正式開展幫扶工作。
做群眾最希望的事情
初到瀘水市醫院,舒義雄便迅速投入工作,報到的第一天就進手術室帶教做手術。此後,瀘水市醫院2號樓手術室就成了舒義雄出現最多的地方。面對瀘水市醫院在一些複雜手術和疾病診療方面技術不足的問題,他憑藉着紮實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帶領科室積極開展新的手術項目,不斷突破技術難關,成功開展了胃癌治療、膽囊切除、膽總管囊腫切除、T管引流等多項在瀘水市醫院屬於“首例”的手術,讓本地醫療團隊和患者看到了新的希望。
白金龍(左)舒義雄(右)手術中(5月20日攝)。
“舒醫生來了之後,我們以前很多不敢做、不能做的手術,現在在他的帶領下都能順利完成。”瀘水市醫院普外科醫師白金龍説道。
給群眾最細心的照護
今年72歲的李先生因患胃癌長期飽受病痛折磨,得知瀘水市醫院有昆明來的專家,便前來尋求幫助。舒義雄評估了他的身體狀況,並制定了手術治療方案,成功為其實施了胃癌治療手術。“謝謝舒醫生,是您給了我父親第二次生命。”李先生的兒子在手術後手捧錦旗,向舒義雄表達了一家人的感激之情。
患者家屬(右)為舒義雄(左)送錦旗(5月20日攝)。
舒義雄(左)正在查房(5月20日攝)。
“我們來幫扶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讓瀘水的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夠享受到與省級三甲醫院同等水平的醫療服務。”舒義雄説。
解群眾最着急的問題
在幫扶的過程中,舒義雄了解到瀘水市醫院婦産科也存在專業技術人才短缺的問題,於是,他想到了自己的妻子顏博。顏博是昆醫大附二院婦科的一名骨幹醫師,從事婦科臨床工作近10年。舒義雄向醫院説明了情況,並做通了妻子顏博的工作。2024年3月,在昆醫大附二院的統籌安排下,顏博也到瀘水市醫院婦産科開展幫扶工作。
顏博(右二)在給科室同事分析病例(5月14日攝)。
“看到丈夫在這邊的工作如此有意義,我也想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顏博説。
顏博的到來,為瀘水市醫院婦産科注入了新的活力。她深入調研,結合瀘水市醫院的醫療資源和科室人員結構,制定了詳細的幫扶計劃,對婦科異常子宮出血、急腹症的識別和診治流程進行了規範,提高了科室人員處理常見婦科疾病的效率和準確性。在她的指導下,瀘水市醫院成功開展了首例宮腔鏡下子宮內膜病損電切術。
顏博在查房(5月14日攝)。
“顏醫生非常細心,藥物服用和飲食注意事項她都詳細和我交代清楚。”顏博的患者來女士説道。
教群眾最需要的知識
在日常的診療工作中,舒義雄和顏博夫妻倆注意觀察,並對接診的患者進行歸類總結,發現較為常見和常發的疾病後,通過義診、健康講座、醫學科普宣傳等方式向群眾普及健康知識,提升群眾的健康素養,增強“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觀念,樹立正確的健康理念。
舒義雄(左二)、顏博(左一)參加義診(4月16日攝)。
舒義雄在與患者家屬溝通(5月20日攝)。
顏博給婦女科普相關知識(5月11日攝)。
“在面診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婦女朋友的健康預防意識不強,因此我希望通過一系列的宣傳普及活動,讓大家真正認識到婦科疾病預防的重要性,當好自身健康的‘守門人’。”顏博介紹道。
做群眾最需要的人
當談及來瀘水幫扶的困難時,舒義雄和顏博&&,除了聽不懂當地的部分語言外,最大的牽掛還是兩個年幼的孩子。
舒義雄、顏博一家人(5月20日攝)。
為了讓舒義雄和顏博能夠安心工作,也為了讓孩子能夠健康成長,雙方父母放棄了原本安逸舒適的“養老”生活,帶着孩子一起來到瀘水生活,以實際行動支持舒義雄和顏博的工作。
“父母原本應該安享晚年,卻因為我們工作的特殊性,不得不遷就我們,他們用自己的行動,成為我們最堅強的後盾。我想,只有我們在工作中全力以赴,減輕更多患者的病痛,才是對他們最好的回報。”舒義雄説。
舒義雄在給科室同事分析病例(5月20日攝)。
在幫扶工作中,舒義雄和顏博不僅致力於為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更注重培養當地的醫療人才,他們深知,幫扶工作不僅僅是解決當下的醫療問題,更重要的是要讓當地醫生掌握先進的醫療技術和理念,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短短幾個月,舒義雄開展帶教手術60多例,顏博開展10多例。
顏博(左)在指導科室同事(5月14日攝)。
“顏醫生經常組織我們進行業務培訓,分享最新的婦科醫療知識和技術。在她的指導下,我們處理複雜疾病的能力有了很大提升。” 瀘水市醫院婦産科醫師魏麗菲説。
舒義雄和顏博共同奮戰在手術&上(5月27日攝)。
“我們來幫扶不是單純地做幾&手術,看幾個病人,我們想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團隊,把經驗傳授給當地的醫生,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舒義雄説。
舒義雄和顏博這對來自昆醫大附二院的“夫妻檔”,正在用他們的無私奉獻書寫着醫者的擔當與使命;用他們的行動讓獻身醫學和服務人民的青春在醫療對口幫扶路上熠熠閃光。
昆醫大附二院始終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提升縣級醫療綜合能力為重點,積極開展對口幫扶工作,截至目前累計派出醫療骨幹700餘人參加相關工作,幫扶成效顯著。在昆醫大附二院的持續幫扶下,怒江州受援醫院在專科救治、人才隊伍建設、醫療技術、科研教學和管理等方面得到了較大提升,2021年7月,怒江州人民醫院順利晉陞為三級甲等醫院,幫扶醫生也得到醫院和群眾的肯定及好評。
近年來,昆醫大附二院不斷創新幫扶方式,積極與受援醫療機構溝通,精準對接基層醫院的需要,通過派送青年骨幹專家、有組織幫扶等形式,全力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不斷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診療技術和服務水平,助力衞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護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