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雲縣下莊鎮張泗營村,走在寬闊平坦的煙基道路上,只見高標準煙田整齊劃一,機耕道路四通八達,田間溝渠縱橫交錯,煙農們忙碌的身影與偶爾飛過的白鷺為這田園美景增添了生動。
張泗營村建成的高標準煙田(資料圖)。王雲民 攝
今年,祥雲縣下莊鎮張泗營村的種煙“老把式”王林芬首次在高標準田裏種煙。她欣喜地説:“今年種煙有兩大好處,一是田塊集中了,二是機器能下田了。”去年她種植的14畝烤煙分散在多個地塊,不僅管理起來費時費力而且效率低下。今年,田塊全部集中在紅泥壩一個區域,即使是最小的田塊也有2畝多,管理起來便利許多。此外,田間管理預整地、起壟、覆膜機械化全覆蓋作業模式的引入,提升了各個農事環節的工作效率,起到了減工降本增效的作用。
為夯實烤煙生産高質量發展基礎,進一步促進鄉村振興、助農增收,2023年祥雲縣在下莊鎮張泗營、沐滂、趙營3個村委會率先實施了高標準基本煙田建設項目。項目自2022年開始規劃,2023年11月開工建設,2024年4月完工,整理土地3片,總面積1337畝,配套23條溝渠和7條機耕路,惠及20多個村民小組500多戶農戶。
沐滂村建成的高標準煙田(資料圖)。王雲民 攝
項目對耕地進行了“小並大、短並長、陡變平、彎變直、互聯互通”的宜機化改造,綜合配套了溝渠、機耕路等設施設備,實現了基本煙田“地連片、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當地煙田設施裝備綜合配套水平、抗災害能力和烤煙綜合生産效率,有效改善了當地農業生産條件。
如今,高標準基本煙田建設已經成為祥雲縣鄉村振興的一張“新名片”,不僅為祥雲縣農業生産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更推動了“以煙促糧,以糧穩煙”的糧煙輪作種植的落地實施。“等今年煙葉采收得差不多了,煙農還可以種植秋豌豆和紅雀豆,實現一地雙收,形成産煙産糧兩不誤的良性循環。”下莊煙站站長董正輝説。
目前,祥雲縣下莊鎮高標準煙田已正式投入使用,呈現一幅“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通、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的現代農業新畫卷。(完)(王琳娜 徐發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