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蕩蕩的金沙江水從遙遠的唐古拉山一路奔流到巧家,白鶴灘水電站的氣勢磅礡足以輝耀山河。從東坪鎮的山頂俯瞰峽谷,金沙江繞城而過,激起浩渺煙波,山谷中的嫋嫋炊煙輕吻着多彩霞光,遠處群山重疊,神奇的大藥山風從腳下起,漫卷雲歸來。在這裡,你能體會到於高山之巔,方見大河奔涌;於群峰之上,更覺長風浩蕩!執筆寫不盡,巧家,一個神奇而美麗的地方!
“月月有賽事”聚集人氣
七里漂浮碼頭水上樂園,游客們駕駛着“香蕉船”穿梭在碧藍的水面上,在“陀螺”上體驗水面旋轉的刺激,坐上“網紅大黃鴨”感受浪花的衝擊,坐上“皮卡丘”體驗水上沖浪大冒險……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巧家縣火熱的“五一”文旅市場背後,涌動着文旅融合深入推進的鮮活實踐,讓當地群眾在家門口就能追尋“詩和遠方”。
近年來,巧家縣聚焦湖濱旅游康養目的地發展定位和“金沙江畔·水韻巧家”城市形象定位,立足大國重器所在地獨特名片、庫區綺麗的高峽平湖景觀、獨特的暖冬氣候等資源優勢,更新觀念優服務、探索創新強供給、宣傳推介拓市場,走出了一條文旅融合的發展之路,譜寫出“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的巧家篇章。
以“金沙江畔·水韻巧家”為引領,建成運行蒙姑滑翔傘實訓基地、凱希曼·文旅樂園、七里水上運動等一批文旅項目,成功舉辦蒙姑滑翔傘首飛慶典活動、蒙姑首屆滑翔傘全國邀請賽暨紅糖音樂節、全民自行車賽、巧家23℃生活節。18公里濱江休閒運動生態廊道建設活力全開,馬樹濕地公園成功評定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湖濱縣城、大寨白鶴驛道、馬樹濕地被評為昭通十大網紅打卡地,巧家小碗紅糖、巧家卷粉等非遺産品入選昭通市“十大品牌”,馬樹紅氈、巧家紅糖等亮相創意雲南文化産業博覽會……
“體育+”宣傳引關注。2023年,巧家成功舉辦了“金沙江畔·水韻巧家”手機攝影大賽、航拍大賽、文藝創作大賽,向外推介、宣傳巧家。圍繞每月舉辦的體育賽事做專題策劃,全方位多角度呈現賽事盛況。屬地網絡名人積極參與,採取“主播帶你游巧家”“直播帶旅”“沉浸式旅游”等方式,提升巧家的知名度、吸引力和影響力。
巧家不斷探索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的方法和路徑,持續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繁榮發展。
以“一城三鎮”為重點,統籌整合移民後扶、鄉村振興等資金項目,投資8000萬啟動建設大寨鎮海口社區、玉屏街道中村村、蒙姑鎮文筆社區、小河鎮小河社區和馬樹鎮馬樹社區5個鄉村旅游示範點。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依託玉屏山、金江水、濱江城等資源稟賦,高起點謀劃“一核、一軸、一帶、三區”城市空間布局,高標準規劃“一帶、六廊、七區、多節點”城市景觀,高品質設計濱江岸線、城區建築、綠化亮化等城市形象,對標A級景區建設標準,着力打造18公里濱江休閒運動生態廊道,天生梁子半島公園、水生態科普園、古樹公園、北門濱江公園、黎明燈塔節點等濱江美麗岸線已建成開放。
移步換景、滿城湖光的濱江旅游城市初具雛形。白鶴灘水電站建成之後,巧家縣高峽出平湖,成為一個湖光山色兩相映的美麗湖濱城市,立足“湖濱旅游康養目的地”這個發展定位,以開放包容的心態、熱情好客的群眾、審慎寬容的管理、換位思考的服務,樹好“金沙江畔·水韻巧家”城市形象。引進旅游服務網點3家、分社3家,培育農家樂45家、旅游民宿62家,常態化組織酒店管理人員、餐飲從業人員等開展培訓活動,提升服務水平。打造栗喉蜂虎等3個房車營地,2023年底,吸引了來自全國20余個省市近600輛房車1300餘人體驗巧家的自然風光、宜人氣候。
湖濱旅游康養旅居
親水岸線、高山峽谷,以及金沙江幹熱河谷的氣候條件,為發展滑翔傘運動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蒙姑滑翔傘首飛活動圓滿成功,蒙姑滑翔傘項目具有飛行落差高達1280 米、全年可飛行天數達230天以上、親山近水等優勢,獲得了業內專家和滑翔傘運動員的廣泛認可。
以差異化康養旅居吸引人、以“月月有賽事”聚集人氣、以水上活動彰顯特色。策劃舉辦滑翔傘邀請賽、迷你馬拉松、自行車賽及水上運動等主題賽事,常態化舉辦籃球、羽毛球、氣排球、游泳等群眾體育賽事;以特色民族風情、節慶、習俗等為載體,舉辦彝族火把節、苗族花山節、布依族踏青節等民族節慶活動;以農特産品為載體,舉辦紅糖、草莓、洋芋等慶豐收活動;利用氣候優勢,舉辦鄉村文化旅游節、音樂節等主題活動。
高峽平湖的美麗景觀、溫暖如春的舒適冬季、熱情好客的質樸群眾、柔性寬容的管理服務贏得游客的廣泛讚譽。2023年,巧家縣接待游客286.8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8.08億元。2024年春節期間,共接待游客28.63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13億元。
“五一”假期,五湖四海的游客奔赴而來,各游樂園、旅游景點人流如織。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文旅活動,在點燃消費者沉浸式體驗“金沙江畔·水韻巧家”熱情的同時,也激發了文旅市場的活力。
宣傳推介擴影響,積極構建以“一網、兩台、二端、三微、三號”官方&&為主導、鄉鎮部門政務新媒體為補充、民間自媒體為輔助的文旅宣傳格局。
設計宣傳、推廣和運用“金沙江畔·水韻巧家”城市Logo,充分利用18公里濱江美麗岸線,通過繪畫、雕塑等方式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金沙江流域文化以及巧家歷史沿革和名人,發揮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引導教化作用。
聚焦旅游“六要素”,策劃推出“旅游在巧家”之美食篇、美景篇、特産篇、非遺篇、商超篇、水果篇等系列宣傳,充分滿足個性化的旅游需求。
白鶴灘水電站蓄水孕育湖濱新城,使巧家文化旅游産業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熱辣滾燙的巧家文旅融合,正在奮力譜寫好新時代“昭通印象”巧家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