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履職“微心願” 服務為民“大&&”
——昆明市官渡區政協探索履職為民新模式小記
“急救知識進校園”科普活動在官渡區矣六實驗學校開展
“同學們,請伸出你的手,跟着我們的志願者一起做壓迫止血的動作,記住一定要一直持續給力,直到傷口不出血為止……”近日,由昆明市官渡區政協聯合相關單位舉辦的“微心願”系列活動之護航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第二場活動——昆明市中小學、幼兒園“急救知識進校園”科普活動在官渡區矣六實驗學校開展。
“政協委員如何履職為民?”近年來,官渡區政協通過自主開發的“委員履職”App “微心願”專欄發布困難群眾“需求清單”和委員“資源清單”,積極探索群眾需求與委員資源雙向互動機制,做好群眾需求與政協委員資源的精準對接,充分激發了委員的履職熱情和社會責任感,通過多種形式履職,為民眾提供了多元服務。
“微心願”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我在麗江市讀本科,患微浸潤性肺癌,希望每年得到6000元的學費資助,確保兩年後完成學業。”
“我身體不好,冬天怕冷,希望有個電熱毯幫助過冬。我生活困難,還需要一些米、油等生活物資。”
為幫助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官渡區各街道委員工作室負責人和社區工作人員走進居民家中,將困難群眾的“急難愁盼”反映到區政協,隨即通過“微心願”欄目發出。看到群眾需求後,區政協委員會根據自身優勢主動認領,隨後點亮群眾“心願”,將一份份救助金、愛心物資送到求助人手中。
在官渡區培智學校,通過“微心願”&&,區政協委員為孩子們捐贈了價值2萬餘元的物資。昆明官渡大酒店和昆明市官渡區第一中學的相關負責人&&,一定抓住“微心願”契機,提供豐富資源和&&,為困難學生撐起愛的藍天。
“因為‘微心願’,官渡區培智學校的孩子們有幸走進昆明官渡大酒店和昆明市官渡區第一中學開闊視野,不斷提升了孩子們適應生活、適應學習、適應社會的綜合能力。”官渡區培智學校負責人朱麗説。
“在青少年成長的道路上,疾病、心理壓力、學習壓力、校園霸凌等問題時常困擾着他們的身心健康。因此,護航青少年健康成長行動意義深遠,這是政協委員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深情關懷和履行委員職責的生動實踐,也是政協組織發揮資源豐富、人才薈萃優勢,助力萬千家庭和美幸福的工作實踐。”官渡區政協相關負責人如是説。
“微心願”展現委員擔當
“我是愛爾眼科醫院集團雲南省區CEO,我可以為家庭困難的眼疾青少年兒童、患白內障的困難群眾免費提供10萬元的醫療救助。”
“昆明官渡大酒店作為國企,有責任有義務與特殊教育學校共建特殊學生校外職業實習基地,拓寬孩子們成年後的就業空間。”
打開“微心願”,可以看到不僅有困難群眾發出的願望,還有委員們主動提供的資助信息。官渡區政協主席趙智宏説,這是一場委員和群眾的“雙向奔赴”,“微心願”&&通過徵集和展示委員資源清單,為委員履職“服務為民”和展現自我價值提供了&&。
今年以來,官渡區政協聯合區工商聯舉辦了兩場“護航民營經濟·送法進企業”活動,將界別委員活動、“雙推”協商活動融合其中,倡議政協委員和工商聯會員,發揮自身資源和&&優勢,積極參與開展各具特點的講座、培訓、活動等,推進政協委員&&界別群眾活動走深、走實,助力營商環境提升,帶動界別群眾和全社會形成“通用語言用起來”的良好氛圍。
“‘微心願’什麼時候發布,能提前告知一下嗎?不然總是搶不到。”“剛才看還有名額,怎麼點進行就認領完了。”“聽説政協有‘微心願’&&,我們紅十字會也想借助這個&&募集善款。”
如今,“微心願”&&不僅成為委員履職“服務為民”的新&&,也成了群眾“有困難找政協”的橋梁和紐帶。2022年6月,官渡區政協在“委員履職”App上創設“微心願”專欄以來,已發布微心願16個,200多名政協委員積極認領,募捐款項及物資24.87萬元,開展了多場惠民惠企活動。
“微心願”幫扶共建邊境幸福村
官渡區政協按照昆明市委、官渡區委“幫帶共建磨憨鎮曼莊村邊境幸福村”的安排部署,走訪調研挂鉤&&的6個邊境幸福村幫帶共建情況時,了解到村民的大部分收入來源於橡膠種植,但割膠一般在凌晨進行,迫切需要割膠頭燈、迷彩服等物資支援。
經研究,愛心幫扶及産業扶持成為官渡區政協幫帶共建磨憨鎮曼莊村的主要方向。在確定愛心捐贈事宜後,區政協及時發出“微心願”需求,7名區政協委員積極參與,共向挂鉤&&的村民小組捐贈了400套迷彩服、100套頭燈等共計價值6萬餘元的愛心物資,並交到村民手中。
在為磨憨鎮曼莊村捐贈登革熱防疫、醫療設備、學生衞生、體育器材等物資的線上捐贈儀式上,區紅十字會相關負責人直言,為曼莊村捐贈愛心物資體現了區政協和政協委員堅持人民至上、心繫群眾的為民情懷和強烈的社會擔當。
趙智宏&&,通過“微心願”&&開展愛心捐贈,只是官渡區政協貫徹落實昆明市委、官渡區委“邊境幸福村建設”工作的一個起點。下一步,官渡區政協將繼續發揮職能職責優勢,通過“微心願”&&號召更多政協委員參與邊境幸福村幫扶共建工作,對接更多官渡區市場、人口、資源等消費端和生産端優勢,積極與曼莊村綠色農業、旅游環境等特色進行鏈結,找到更多促進村民增收、鄉村振興的路徑,為磨憨口岸建設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記者 張瑩瑩 董榮蓉 通訊員 李茜茜 畢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