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05/26 09:44:52
來源:雲南日報

雲南文創産品閃耀深圳文博會

字體:

保山永子吸引游人圍觀。

小朋友體驗騰衝皮影。

大理白族扎染文創産品深受喜愛。記者 胡妤雅 攝

  5月25日,深圳文博會進入第三天,各展區迎來客流高峰。其中,雲南展團35家特色文創企業受到業內外關注。

  來自玉溪通海的“鋼魔獸”系列文創産品,具有金屬雕塑與機械模型相融合的硬派美感。品牌負責人張汐汀在展&前忙得不亦樂乎,既要招呼踴躍的購買者,又要抽出時間洽談。來自江蘇徐州文旅部門的汪先生對“鋼魔獸”的創意理念大為讚賞,立馬在現場加了張汐汀的微信。

  連續兩年參加深圳文博會,“鋼魔獸”不僅獲得了商機,更在創作理念上有了全新拓展,作品不乏雲南特色鮮明的金馬碧雞坊、大鵬金翅鳥、澄江化石地古生物等。張汐汀介紹,將來還會有雲南的更多文物古跡出現在“鋼魔獸”的創意清單中。

  大理白族扎染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時至今日,白族扎染的設計理念和文化附加值都有了質的飛躍。“傳統扎染的主色調依然是藍色,這也是‘藍續’的由來。”藍續文創品牌負責人曉倩説,她們這次帶來了扎染高端定制系列——大理十二時辰,以鐘錶十二時辰的排列方式設計出不同款式的時裝、T恤與婚紗。例如,平旦——黎明之時就被設計成睡衣,線上銷售尤其受到北上廣深的人群喜愛。

  保山永子和騰衝皮影戲都是雲南省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從實用層面來講稍顯小眾,但並不妨礙它們的創新性發展。騰衝“永周皮影”第六代傳承人李楠介紹,他們新近創作的《騰衝往事》是講述收復騰衝的大型4D皮影戲,除道具堅持使用牛皮外,更添加了熒光,從而探索出一種脫離幕布的表演方式,在光線全黑的情況下為觀眾帶來全新的沉浸式體驗。保山永子則與嵩山少林寺合作開發了“禪定”挂墜系列,並利用永子原料南紅瑪瑙製作出精美的項鏈、戒指、耳釘“三件套”。

  來自維西傈僳族自治縣的“古韻傈繡”是從傈僳族非遺服飾中提煉出的文創品牌。品牌負責人李昌平第一次參加文博會,並在第一天就收穫了一份1000本麻布筆記本的意向訂單。來自山西主營青銅器産品的一家公司希望使用傈繡外包裝,以提升其産品的文化內涵。“我們用來做樣品的麻布筆記本已賣得只剩1本了。”李昌平説,“沒想到會有這麼多人喜歡我們的産品,此次參加文博會收穫最多的就是信心。”

  在雲南展區,同樣受到關注的還有西南聯大文創以及“送你一朵小紅花”主題文創系列。西南聯大是雲南“五個故事”中的重要篇章,現場可以看到標有西南聯大校訓的眼鏡盒、印有西南聯大校歌的精美徽章禮盒及教授們的明信片。“送你一朵小紅花”主題文創系列則是呈貢鬥南花卉産業文旅融合發展的二次元探索,目前已擁有7種不同風格的小紅花造型。它們將陸續出現在錢包、筆記本、書簽及雪糕等文創産品上,最終被孵化成具有人性化特徵的文創IP新形象。(記者 秦明豫)

【糾錯】 【責任編輯: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