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雲南工商學院積極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豐富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打開方式”,多角度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多維度鞏固提升思政課教師隊伍質量,多要素優化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把緊思政課建設“方向舵”
雲南工商學院黨委書記李國琼説,近年來,雲南工商學院堅持“全校一盤棋”的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多次研究部署思政課建設工作,積極構建上下聯動的工作體系,書記、校長定期召開專題思政課工作會議,牽頭部署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和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等,明確要把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成為雲南省應用型本科院校中一流的馬克思主義學院,結合“應用型、地方性、數字化”的辦學定位,形成應用型人才職業道德教育和數字化網絡思政兩大特色研究方向,實現教學、科研、學科建設交融貫通,加強以中青年教師為主體的師資隊伍建設;加強本科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加強理論研究和理論宣傳服務地方的能力,提升學院整體發展水平;提升課程建設層次質量;提升學院品牌建設能力;提升校地合作共建能力,努力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質量發展。
同時,雲南工商學院&&系列文件、制訂實施辦法,不斷完善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政策體系,對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出全方位規劃、制度化安排。
構建教研結合“新格局”
近日,雲南省2024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學比賽決賽落幕,雲南工商學院6位參賽教師共斬獲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在雲南省高校中名列前茅。
“平常課堂幹得出彩,關鍵時刻站得出來。”雲南工商學院副校長馬曉紅説,本次比賽參賽教師通過“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研、以賽促訓”不斷提升自身教育教學能力,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
目前,雲南工商學院有思政課教師82人,師生比達到1:302,超額配齊教育部標準。
近年來,雲南工商學院在培養優秀思政課教師方面不斷努力,構建三級既分工負責又相互銜接的思政課教師培養培訓體系,通過全員培訓、骨幹研修、在職攻讀學位、國內考察等多種途徑,努力建設一支符合“六要”要求的專職為主、專兼結合、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的思政課教師隊伍,共開展線上培訓150余場,線下培訓100余場,參訓人數達8000人次。
同時,雲南工商學院引導教師從學科體系中理解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對象和研究範圍,促進思政課程由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化;加大科研支持力度,引導教師開展科學和教學研究,對教師進行全方位、全過程指導,不斷提升教師申報課題的能力,教師發表論文140余篇,獲批廳級課題7項,省部級課題5項。
雲南工商學院還建設“以老帶新”和學術委員會等&&,為教師黨員提升科研能力創造條件,獲批校級科研項目60余項,獲批省級以上科研項目20余項。
此外,雲南工商學院還建成了嵩明縣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宣傳培訓基地、嵩明縣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養基地、嵩明縣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中心以及延安精神研習基地。
雲南工商學院執行董事長姬其佐説,面對未來,雲南工商學院將進一步秉承自強、卓越、報國的校訓,恪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堅定不移、堅持不懈地高質量推進思政教育,構建“大思政課”育人體系,不斷開創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從“思政小課堂”到“社會大課堂”
為突破思政課教學、專業教育“兩張皮”的瓶頸,雲南工商學院以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手段,大力探索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創新。
漫步撫仙湖畔,考察I類水高原湖泊面貌,深刻認識生態文明教育在思政課堂中的重要意義;走進聶耳紀念館,追尋聶耳足跡、感悟國歌精神……不久前,雲南工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師生深入雲南省玉溪市澄江市、紅塔區以及新平縣,將“行走的思政課”設在“碧玉清溪象往之地”上,通過“主題教育+實踐教學”的方式,推動了“大思政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雲南工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勾英説,打造沉浸式課堂,讓教學活起來是雲南工商學院推動實踐教學的措施之一。近年來,雲南工商學院積極推進課程思政和環境思政建設,堅持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課、制度自信教育課、社會責任教育課、規矩紀律教育課、專業戰疫探索課、思鄉愛滇省情課“六堂思政課”,使愛國主義精神在每位同學心中落地生根。
同時,雲南工商學院多形式深化教學改革,依託“理論教學+實踐體驗”,推進思政課“理實一體”;運用“課堂講授+實踐教學”,提升思政課“三性一力”;立足“專題調研+價值引導”,促進思政課“知行合一”;成立“黨的創新理論宣講團”和“大學生紅色文化宣講團”,依託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優勢,注重選用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走出支部、走入校園、走向社會紮實開展理論宣講100余場。
下一步,雲南工商學院將進一步秉承自強、卓越、報國的校訓,恪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堅定不移、堅持不懈地高質量推進思政教育,構建“大思政課”育人體系,不斷開創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