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保山市昌寧縣是全國唯一註冊認定的“千年茶鄉”,地處大理、臨滄、保山三州市七縣區結合部,地理位置特殊。近年來,昌寧縣全縣社會治安持續向好,2023年實現命案“零發案”,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連續9年位居全省前列。
2023年以來,昌寧縣公安局聚焦規範執法,推進法治公安建設,探索完善現代化警務運行新機制,建立“接、處、研、查、報、跟、服”七字新型警務運行模式,着力提升公安戰鬥力新質效,以實際行動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航拍下的昌寧縣城(5月14日攝)。楊榮輝 攝
以黨和人民滿意為最高標準
“宣傳到位,跟蹤到位,服務到位。”這是昌寧縣柯街鎮柯街社區黨總支書記陶勇對昌寧縣公安局柯街派出所的評價。
陶勇介紹,柯街派出所利用假期組織轄區內的高考畢業生到派出所統一進行假期安全宣傳,還抽調民警參與社區小組的群眾會議進行面對面宣傳;不管是鄰里糾紛還是警情案件,民警在處置完成後,還繼續安排專人側面跟蹤後續發展;群眾的日常生産、民俗活動,派出所都會抽出民警參與秩序維護、普法宣傳等。
組織學生進行假期安全宣傳(資料圖)。昌寧縣公安局柯街派出所 供圖
近年來,柯街派出所積極落實派出所主防責任,做實“接、處、研、查、報、跟、服”七字新型警務運行模式,持續推動“情指行”一體化實戰化建設。今年以來,柯街派出所轄區重點行業場所安全事故、執法安全事故、交通死亡事故零發生,轄區連續7年無命案。
“抓好‘派出所主防’和社區警務工作,是走好新時代群眾路線的生動實踐。我們通過規範接警、快速處置、深度研判、依法調查、及時上(通)報、跟蹤掌控、主動服務,閉環處置每一起警情案件事件,將工作一件件抓落實,一環環壓責任,以更高水平維護轄區安全穩定。”柯街鎮副鎮長、派出所所長周正東説。
昌寧縣公安局交通管理部指揮中心民警正在工作(5月14日攝)。郭康 攝
交通安全與群眾生産生活息息相關,事關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年來,昌寧縣公安局交警部門通過“七字”新型警務運行模式,以“人、車、路、企、環、管”為抓手,“點、線、面”相結合,聚焦“隱患治理+路面管控+教育宣傳”同步發力,推動事故預防模式實現轉型,進一步提升公安交管服務精細化水平,更好滿足群眾出行需求。2023年,昌寧全縣道路交通事故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直接財産損失數四項指標同比全面下降,全縣近三年未發生過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較大事故。
以提升警務效能為最終目標
昌寧縣田園鎮轄區總面積256平方千米,有常住人口64397人,流動人口20000餘人,田園派出所位於昌寧縣城中心,是昌寧縣唯一的城區派出所,接處警量全縣最多。
“人民群眾對公安機關的感受直接來源於警務工作,群眾希望我們接處警更快速、響應更及時。”昌寧縣公安局田園派出所教導員徐江波介紹,田園派出所不斷強化綜合指揮室中樞功能,打造“最強大腦”,以黨建統領,按照“七字”新型警務運行模式,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不斷優化警力配置、完善警務運行模式,最大化提升基層警務實戰效能。
昌寧縣公安局田園派出所民警正在工作(5月14日攝)。郭康 攝
昌寧縣公安局情指行工作中心是情報信息報送工作的樞紐,該中心緊盯“上級交辦、條線報送、警種匯聚、區域協作、外部拓展、數據挖掘”等多條渠道,以“接、處、研、查、報、跟、服”七字警務流程高效規範開展情報信息處置工作,不斷提高警務運行整體效能。
“通過全面全量搜研風險隱患,及時向黨委政府報告,以情報搜研服務問題治理,做到‘搜研全、判明準、處置妥’,確保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更高效、風險管控更精準、服務管理更快捷、問題治理更有效。”昌寧縣公安局情指行工作中心負責人羅茂強介紹,2024年以來,昌寧縣公安局依法妥善處置有效警情2772起,警情回訪滿意率達99.1%。
如今,通過昌寧縣公安局積極推行並不斷完善“七字”新型警務運行模式,“人民公安為人民,藏藍‘楓警’護昌寧”已成為社會共識,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幸福感大幅提高。(完)(邵維岑 楊榮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