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05/20 16:00:56
來源:怒江州公安局

海拔落差4390米的怒江大峽谷裏 公安民警的四季

字體:

  在祖國西南邊陲的怒江大峽谷,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默默付出,用行動詮釋着對祖國的忠誠和對這片土地深沉的眷戀,他們就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公安民警。

  冬天 他們守護在794道彎的“天路”和遙遠的邊境

  雲南怒江州境內98%以上的面積是高山峽谷,最高峰為高黎貢山楚鹿臘卡峰,海拔5128米。

  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獨龍江中隊於2013年8月成立,由2名民警、5名輔警組成。他們常年穿行在風雪交加,險象環生的“天路”,靠着隨身攜帶的鋤頭、砍刀、繩子、藥箱、乾糧、防滑鏈、拖車繩這“七件寶”,年均護送及救助被困人員1000餘人次,車輛700余輛次,用忠誠和擔當為“天路”築起了安全屏障,贏得了當地群眾的信任和過往旅客的讚賞,他們被獨龍江百姓稱為“瑪門守護神”。

獨龍江交警中隊(視頻截圖)。供圖

  福貢縣公安局的60名守邊護邊巡邏隊員,平均年齡28歲,在平均海拔3600米的邊境一線——亞坪,克服寒風凜冽、大雪紛飛的惡劣環境,他們年均踏查邊境一線1.2萬餘公里、排查消除安全隱患20余處,始終守護着邊境安全。

福貢環食藥偵大隊(資料圖)。供圖

  秋天 他們扎根在每一片豐收的“田野”

  2020年,邊玲玲跟隨丈夫劉明佳從吉林省來到了雲南的邊境線,從此,他們把家安在了怒江州福貢縣石月亮鄉亞坪警務室。

福貢縣亞坪“夫妻”警務室(資料圖)。供圖

  日復一日,夫妻倆處理着大大小小的警務,解決着當地群眾的困難和問題,山坳間、密林處、樹洞旁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駐守以來,他們共發放各類宣傳資料40000余份,發現收繳捕獸夾3副,拆除捕鳥網5張,查獲非法採摘野生白芨15斤,提供救助服務12次,並榮獲了2022年度“全國最美家庭”稱號。

  夏天 他們駐守在寂靜的山谷

  2008年3月,家住怒江州瀘水市片馬鎮的有哈,從上一屆“退休”的護林員手中接過了總面積達497.625公頃的高黎貢山保護核心林區。每次進山,有哈都會隨身攜帶一本“黑皮”筆記本,認真記錄山林間的細節變化。時至今日,密密麻麻的文字已鋪滿了11本筆記本,有哈年均巡山160余次,平均巡護里程達10.4公里。

瀘水市護林員父子(資料圖)。供圖

  從小跟着父親在山林中長大的胡華才,2016年跟隨父親的腳步,成為了新一代護林員。今年的夏天,父子倆與森林公安隊伍再次踏上了巡山的征程。

  春天 他們照亮了每一個被需要的角落

  家住怒江州貢山縣獨龍江鄉迪政當村委會雄當小組的李玉花是怒江州優秀網格員代表,在所負責的網格內排查安全隱患、查看環境衞生情況、開展法治宣傳和政策講解、幫助住戶解決生活瑣事等便是她的日常工作。她總能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到場“把脈”。她所管轄的網格裏老年人居多,她便經常傾聽他們的訴求,時刻關注老人的所需、所想,成為“跑腿代辦”的人,老人們也把李玉花當作了自己的女兒。

貢山縣獨龍江鄉迪政當優秀網格員李玉花和村民在一起(資料圖)。供圖

  在怒江,像李玉花這樣的網格員還有很多,他們每天都在各自的“網格內”發揮着“大功效”,用實際行動幫助群眾解決操心事、煩心事和揪心事。據統計,怒江州網格員年均累積上報各類網格事件15萬餘件,化解矛盾糾紛2159件,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8900余件。(完)

馬背上的網格員(資料圖)。供圖

蘭坪縣公安局開展巡邏(資料圖)。供圖

【糾錯】 【責任編輯:徐華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