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麗口岸聯檢中心。黃興能 攝
近年來,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以瑞麗沿邊産業園區建設為抓手,強化要素保障,做實政策支撐,做優政務服務,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推動一批重點企業和重大産業項目盡快落地、投産達效。隨着一批央企和具有影響力的民企先後落戶該産業園區,以口岸為紐帶、園區為載體、産業為支撐的沿邊開發開放新模式在瑞麗的創新探索中逐漸形成。去年,德宏州外貿進出口總額329億元,同比增長9.1%;實際利用外資1537萬美元,同比增長514%;口岸進出口貿易額、貨運量、&&境車輛數量居全省第一。
企業開足馬力 園區紅紅火火
初夏的瑞麗沿邊産業園環山工業園片區,乾淨整潔的道路兩旁鳳凰花綻放,一個個生産車間開足馬力生産,處處熱潮涌動。
瑞麗市天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園區引進的首家新能源生産企業,主要産品是液冷儲能集成系統,是一家高精尖技術企業。去年,公司上報産值7.1億元,稅收貢獻5058萬元。今年,公司計劃實現産值15億元、納稅1億元,一季度上報産值約2億元、納稅約1000萬元。“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該公司總經理鄭旭説。
“今年新增155名工人。”瑞麗市音皇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現場負責人席斌説,公司主營家用、戶外活動及娛樂行業音響類電子産品,於2018年10月進駐環山工業園片區,已發展成為一家集産品設計、研發、生産、銷售為一體的音響類産品製造企業,産品出口美國、俄羅斯、印度、墨西哥、菲律賓、伊朗、緬甸等50多個國家。目前,項目已完成全産業鏈搬遷,去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03億元,預計3年後工業總産值每年不低於5億元。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瑞麗沿邊産業園區註冊企業1263家,其中“四上”企業30家,營業收入8.61億元,同比增長9.94%;規上工業企業13家,工業總産值6億元,同比增長206.82%;稅收0.77億元,同比增長538.97%;園區務工人員近8000人。
今年以來,瑞麗市以沿邊産業園區建設為抓手,結合各片區功能定位,加強全市招商引資“一盤棋”統籌,瞄準目標企業開展全員招商、精準招商。截至目前招商引資已簽約8個,協議總金額142.57億元,其中投資協議6個、協議金額24.57億元,目前永興旺數據線生産項目已完成9組抽線機安裝、50&編織機安裝調試,實現就業800餘人,預計今年實現年産值5000萬元左右;深圳譽高實業項目一期已啟動,正在設備進場和裝修中,投産後預計實現年産值3億元。
忙碌的生産車間。管毓樹 攝
現代産業聚集 招引亮點凸顯
為加快推進瑞麗沿邊産業園區建設取得實效,提高産業鏈供應鏈整合塑造能力,努力將該産業園區打造成為承接産業轉移的重要載體,2023年11月28日,瑞麗沿邊産業園管委會應運而生。今年年初,瑞麗沿邊産業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制定《2024年瑞麗沿邊産業園區建設實施方案》,將目標任務落實到具體的部門和責任人。
基礎建設方面,雲南瑞麗標準廠房聚集區服裝電子産業園完成6棟6.7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建設,畹町片區標準廠房二期項目已獲得專項債券資金支持12000萬元,姐告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廠區土建及附屬工程已基本完成。通過各方積極努力,啟動瑞麗口岸持護照通行試點,成立德宏州跨境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全面梳理企業用工需求,加大力度解決企業用工問題。
瑞麗市發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構建綠色新型電力系統,由中電建(瑞麗)新能源有限公司和瑞麗市寧升新能源有限公司建設能源産業項目兩個,總投資達11億元,年內預計完成投資3億元。預計2025年底建成並全部並網,預計年發電量為3.9億度,每年創造工業産值1.2億元左右。
今年一季度,德宏州簽約紡織服裝産業項目19個,計劃投資25.67億元,實現了首季“開門紅”。紡織服裝産業已成為德宏州招商引資新亮點,先後吸引了雅戈爾、凱喜雅、中昊、業勤等一批紡織服裝知名企業落戶。目前,全州已落地紡織服裝企業30余家,涵蓋蠶絲、紗錠、面料、紡紗、印染、成衣等上中下游産業,形成了從種桑養蠶、紡織加工到成衣、鞋帽製作的産業布局,帶動就業12000餘人。
構建産業體系 延鏈補鏈配套
瑞麗沿邊産業園區規劃總面積59.64平方公里,其中瑞麗核心區30平方公里,規劃建設畹町片區、芒令片區、姐告片區、環山工業園片區和弄島片區5個片區。5個片區産業優勢互補、協同發展,依託口岸、境內外資源和市場優勢,園區正在逐步發展成為融入雙循環的核心陣地之一。園區圍繞努力建成高質量承接製造業轉移先行區、中緬國際産能合作示範區、面向環印度洋地區的重要加工貿易基地的發展定位,重點發展進口商品落地加工、裝備製造、通信電子、紡織服裝等産業,配套發展保稅業務、跨境業務、現代物流等服務,構建“4+3”産業體系。打造進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國際現代物流中心、國際商貿服務中心。
瑞麗沿邊産業園區依託瑞麗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德宏片區、瑞麗邊境經濟合作區、畹町邊境經濟合作區、姐告邊境貿易區等開發開放&&,積極構建“全國資源+瑞麗加工+東南亞市場”“瑞麗製造+緬甸貼牌+全球銷售”“緬甸資源+瑞麗加工+國內外市場”等跨境産業鏈條,在外籍人員入境務工試點、跨境産能合作、跨境金融等領域先行先試。並按照瑞麗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一核兩區”協同聯動發展的空間格局,聯動芒市産業園區和隴川産業園區發展,對瑞麗核心區在産業上進行延鏈補鏈強鏈。
去年4月,大瑞鐵路蒲縹站正式開通貨運功能,滇西貨運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德宏州以此為契機,及時優化運輸組織方式,今年4月,西部陸海新通道跨境公鐵聯運班列(重慶—瑞麗—緬甸)通車並實現常態化運營,將大幅縮短重慶至緬甸的運輸距離和成本,相比傳統江海聯運時間節約20天左右。
多重優勢疊加 口岸經濟提質
近年來,德宏州立足沿邊開放的區位優勢,做大建強沿邊産業園,一體推進園區建設與口岸建設,促進園區經濟與口岸經濟融合發展,打造沿邊開放新高地。
瑞麗地處東亞、東南亞、南亞和印度洋、太平洋“三亞兩洋”交匯點,也是大中華經濟圈、南亞經濟圈、東盟經濟圈的交匯點,三面與緬甸接壤。不僅有瑞麗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德宏片區、中緬邊合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瑞麗邊境經濟合作區、姐告邊境貿易區、畹町邊境經濟合作區8塊國家級“金字招牌”,也是我國對緬口岸數量最多、口岸地區人口最密集、特殊經濟功能區種類最齊全的口岸,邊民互市貿易額、跨境電商貿易額、跨境金融結算量居全省前列,進出口商品種類2000余種,進出口貿易總額佔滇緬貿易的70%以上、佔中緬貿易的30%左右。
瑞麗沿邊産業園有瑞麗、畹町2個國家一類口岸,是中國西南最大的內陸口岸,為糧食、藥材、水果、非即食性冰鮮産品指定口岸和國家邊民互市商品落地加工試點城市。德宏州聚焦推進瑞麗沿邊産業園建設,持續推進口岸暢通提質擴能,不斷實現興邊富民、穩邊固邊。
“瑞麗試驗區是口岸設施最完善、貿易最活躍、物流體系最完備、交通基礎設施等級最高的區域。”瑞麗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辦公室主任馬劍介紹,瑞麗是泛亞鐵路西線的出境樞紐、中緬油氣管道入境第一站,是走向印度洋最安全、最便捷的主門戶、大通道。
為加快構建沿邊現代化産業體系,做大做強邊民互市,發展壯大口岸經濟,瑞麗集自貿試驗區、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境內關外”特殊監管模式等多項政策疊加,企業疊加享受西部大開發、“五免五減半”等稅收優惠政策。目前,瑞麗口岸有一般貿易、邊境小額貿易、市場採購貿易、跨境電商、過境貿易和邊民互市等多種貿易方式,對外貿易投資結算便利,進口落地加工、珠寶直播、跨境電商等新業態蓬勃興起,形成了特色農業、食品加工、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紡織服裝、電商物流、金融服務等較為完備的産業體系,一個新興的區域性國際貿易、國際物流、國際金融和進出口加工製造中心初具雛形。(記者 管毓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