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秸稈打捆離田機械作業(4月24日攝)。
近期,雲南省曲靖市羅平縣羅雄鎮外納村的油菜地裏,機械轟鳴,油菜秸稈打捆離田作業一派繁忙。
秸稈粉碎(4月24日攝)。
據外納村村民張國輝介紹,以前燒農作物秸稈污染環境,堆放在村裏容易腐爛變質,很難處理。現在秸稈打捆離田,不用操心秸稈的處理,對農戶下季莊稼有很大的幫助。
打捆好的秸稈(4月24日攝)。
據羅平縣農業環境保護監測站副站長侯英介紹,今年羅平油菜秸稈離田利用由鄉鎮(街道)根據本區域作物種植情況、地塊現狀、機械作業條件等實際情況制定秸稈離田打捆區。主要模式是圍繞油菜秸稈粉碎、撿拾、打捆、運輸、存儲等環節繼續培育專業化秸稈收集、儲運、處置等規模化農機合作社主體。目前,羅平縣共投入大型圓捆撿拾機20余&,其它機械設備100余&套,已完成離田秸稈約1萬餘噸,已進行基料化利用200噸,肥料化利用100多噸,其餘的待離田打捆工作全部結束後根據秸稈質量情況分別進行飼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利用。
圓捆撿拾機正在作業(4月24日攝)。
打捆離田再利用充分撿拾了拋撒散漏的農作物秸稈,減少了秸稈在田間地頭的堆積,將從飼料化、肥料化、能源化、基料化等方面進行多途徑、多層次的合理利用,不僅可以提高農作物的出苗率,減少病蟲害,為群眾解決了困難,還可以避免污染和焚燒隱患,實現變廢為寶,促進環境質量改善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實現秸稈綜合利用、節能環保的雙贏。
打捆好的秸稈裝車運走(4月24日攝)。
此外,據羅平縣阿崗鎮農騰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何猛飛介紹,為更好完成離田利用任務面積,合作社在從技術、機械、人力等環節加大投入的同時引進了大量機械設備。對於粉碎後的秸稈難收集,收集質量差、利用面不廣等問題,針對不同型號跨區作業收割機,研製發明了秸稈收集裝置,秸稈收集效果達到了理想狀態,提高了秸稈收集的速度、效率及質量。
近年來,羅平縣大力宣傳秸稈禁燒與綜合利用政策,幫助群眾算好“經濟賬”,採取政府引導、企業牽頭、農戶參與的原則,組織秸稈收儲企業做好秸稈離田工作,解決群眾犯愁的秸稈處理難題,從源頭上杜絕秸稈堆積和焚燒現象,堅持把秸稈還田高效利用作為消除農村火災隱患、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力爭形成秸稈資源化綜合利用的長效機制。(完)(李蘇楠 李萬能 唐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