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俄羅斯塔斯社代表團一行走進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從茶葉工廠到博物館,從林間棧道到古城小巷,代表團品嘗茶葉和酸奶、體驗非遺技藝、享受古城時光,了解文化保護傳承、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情況,深入感受“有風的地方”。
早晨的洱海生態廊道(4月14日攝)。新華網發(劉雲 攝)
代表團行走在林間棧道(4月14日攝)。新華網發(劉雲 攝)
雲南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是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道路。短短四天行程,代表團一行深入工廠企業,認識酸奶製作工藝與下關沱茶製作技藝,充分感受到了大理産業發展的動力源泉來自於傳承與創新。
代表團在大理來思爾乳業有限公司調研(4月12日攝)。新華網發(劉雲 攝)
代表團成員體驗下關沱茶製作技藝(4月13日攝)。新華網發(劉雲 攝)
在大理古城、喜洲古鎮、雙廊鎮等地,傳統的街巷格局和民居建築風格,使大理獨具魅力。農耕文化藝術館、創意集市、大理石方志館、匠志集·大理民藝中心等一系列文化産業項目運營良好,農文旅産業融合發展讓代表團眼前一亮。
在大理石方志館,代表團深入了解大理石文化(4月14日攝)。新華網發(劉雲 攝)
代表團成員正在品嘗剛出爐的喜洲粑粑(4月15日攝)。新華網發(劉雲 攝)
這趟行程中,代表團鍾愛自然風光,對生態環境充滿興趣。為了進一步了解湖泊保護治理和生物、氣候多樣性情況,代表團來到洱海生態廊道、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等地感受綠水青山,不時感嘆這裡的一切都很美好。
代表團在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了解大理生態環境保護情況(4月13日攝)。新華網發(劉雲 攝)
代表團在大理大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蘋果種植基地了解洱海流域綠色農業發展狀況(4月15日攝)。新華網發(劉雲 攝)
大理,多元文化和諧共處的樂土,既是歷史文化名城,也是著名旅游勝地。代表團一行用幾天時間,深入感受大理的魅力,共同構築獨屬於中國的記憶。塔斯社副總編輯、外交政策信息編輯部主任尤利婭·沙麗富莉娜&&,來過雲南大理的人,都會被它的美麗深深吸引,這裡歷史悠久,自然風光秀麗,美食令人心醉神迷,在中國的美好回憶將永留心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