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04/22 08:58:21
來源:新華網

萬千氣象看雲南丨開往“春天”的中老鐵路

字體:

  “西雙版納,你究竟還有多少驚喜是我不知道的?”近來,隨着潑水節的火爆,這一詞條也衝上了熱搜。潑水狂歡令網友們直呼“建議取消,因為我去不了”,萬人齊放孔明燈的畫面刷屏網絡,傣家美食成為許多人的心之所向……

  除了豐富的自然旅游資源,民族文化一直以來也是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重要的旅游名片之一。中老鐵路通車,結束了這裡不通火車的歷史,也為更多人來體驗、感受這座雨林之城打開了更廣闊的通道。在剛剛過去的西雙版納州傣歷1386年新年節(2024年潑水節),西雙版納站旅客到發量超12萬人次(4月13日—15日),創歷史新高。然而中老鐵路給西雙版納帶來的影響遠不止一次,它讓西雙版納不斷駛向遠方的“春天”……

前往西雙版納的列車上,工作人員用歌舞迎接旅客(4月13日攝)。新華網發(楊紫軒 攝)

  西雙版納站旅客到發量創歷史新高

  一年一度的潑水節是傣家人的新年,但近年來也成為了許多人旅行心願清單上的一項內容。從中老鐵路的運輸數據不難看出,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實現了過潑水節的心願。據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和磨憨&&境邊防檢查站數據統計,4月13日—15日,中老鐵路玉磨段旅客發送量達17.8萬人次,西雙版納站旅客到發量超12萬人次,創歷史新高。磨憨站&&境旅客2090人,其中入境旅客1216人,90%以上旅客多以旅游、回鄉為主。

  據西雙版納站站長魏成宣介紹,從2021年12月3日開通運營至今,西雙版納站已成為中老鐵路線上客運量最大的一個車站,在旅客運輸組織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春運等重要節點。2024年潑水節的第一天到達旅客就超過3萬人次,返程高峰發送旅客也超3萬人次,均超過2023年同期。

西雙版納安檢大廳內,乘客正有序排隊驗證(4月1日攝)。新華網發(劉雲 攝)

  讓民族文化走出去

  無論是潑水節的火爆,還是一年中其他的小長假,中老鐵路都在西雙版納的文旅復蘇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包括對民族文化的傳播。

  在西雙版納站不遠處,便是西雙版納聚匠非遺文化傳播交流中心。大象圖案的文創産品、傣紙製成的筆記本、豐富多彩的民族服飾……走進西雙版納聚匠非遺文化傳播交流中心,如同打開了了解西雙版納民族文化的窗口。目前,該中心重點推廣本土六大主體民族(傣族、哈尼族、布朗族、拉祜族、基諾族、瑤族)傳統文化,與數十位國家級、省級非遺傳承人緊密合作,以傣錦、傣陶、傣紙、傣藥、章哈、民族服飾等西雙版納非物質文化遺産內容為基本“文化基因”。

  西雙版納聚匠非遺文化傳播交流有限公司創始人艾惠花一直致力於傳播民族文化,在她看來,中老鐵路對民族文化走出去起到了積極作用。她介紹,中心目前經營模式分為三個板塊,一是非遺結合民族生活元素,製成文創産品;二是通過研學形式吸引學生群體傳播非遺文化;三是民族服飾的文化展示,這也是她自己深耕的領域。

  隨着西雙版納的游客越來越多,部分景區、酒店、民宿都開始售賣來自中心的文創産品,加上不同年齡段的人來到中心體驗、了解民族文化,並選擇具有民族特色的紀念品或伴手禮。艾惠花相信,通過各個年齡段的人們體驗和購買,西雙版納的民族文化一定可以更好地走出去,從而實現對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各類非遺文創産品(4月2日攝)。新華網發(劉雲 攝)

  帶動的不僅是旅游

  如今,中老鐵路不僅帶火了沿線旅游産業,同時也助力着地方産業發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中老鐵路進入西雙版納後的第一站——野象谷站。

  野象谷站是中老鐵路玉磨段貨運量最大的車站,貨運量佔中老鐵路國內段貨運量的三分之一左右,成為推動區域經濟蓬勃發展的重要助力。據介紹,車站初始設計年吞吐量為75萬噸,2023年,野象谷站完成吞吐量241.4萬噸;2024年1月—2月發送39.18萬噸,較2023年同期增加6.46萬噸。

起重車正在將貨物裝車(2023年11月4日攝)。新華網發(劉雲 攝)

  目前野象谷站主要辦理橡膠、板材、大米、白糖和礦石等貨物,成為輻射整個西雙版納州一市兩縣大宗貨物的集散地、鐵路物流的“旱碼頭”。

  除此之外,中老鐵路也推動着中老兩國人文交流和經貿合作,更成為聯結域內國家的重要紐帶。作為中老鐵路國內站的末梢,磨憨站承擔着客運和貨運的國際交接,2021年12月3日開通至今,隨着運量的不斷上升,磨憨站的客貨運都出現“井噴式”發展的趨勢。據磨憨站副站長陳昊宇介紹,自2023年4月13日至2024年4月3日,磨憨站總計&&境旅客達到了16.9萬人次;貨運總計進出口貨物達到819萬噸。

海關工作人員正在對入場貨物進行查驗(資料圖)。新華網發(動臘海關供圖)

  同時為適應運量的增量,磨憨站經過站場設施改造,由9條到發線增長到如今的15條到發線;由原來的3條調車線,增長到了現在5條調車線;前置攔截區由原先的2條到發線增長到3條到發線,大大提高了運輸能力。

  據悉,今年潑水節期間,恰逢中老鐵路國際旅客列車開行一周年,同時中國西雙版納和老撾瑯勃拉邦增開1對旅客列車,實現兩地當日往返。(完)

【糾錯】 【責任編輯:劉馨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