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04/10 10:30:20
來源:雲南日報

懷舊經濟孕育消費新活力

字體:

玩具博物館。

  一條老街、一杯陳茶、一碗米線……懷舊的商品和街道,既承載着歲月的記憶,又在消費市場上成為連接過去與現在、現在與未來的紐帶,串起基於懷舊也致力於創新的消費新趨勢。

  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以懷舊主題、傳統文化為主打的産品和服務,正成為新的消費風口,消費市場上,“老”與“新”之間的動能轉化正在加速。

  提質升級 老樹抽出新枝丫

  伴隨着鄉村振興號角的吹響,供銷社近年來正從記憶中加速“回歸”。

  2023年6月正式開業的供銷雲南選品中心由雲南供銷合作發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雲南基梁供銷合作有限公司、雲南省陸良縣供銷社(集團)總公司共同打造。在這裡,懷舊情結與農村商品向城市銷售很好地結合在了一起。“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我們認為當下供銷社應該打通産、供、銷三個環節,盡量減少中間環節,既保證流通順暢,也能把控成本和質量。”雲南基梁供銷合作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劉曉青説。

  在供銷雲南選品中心內,來自雲南各個州市的商品琳瑯滿目,有老字號産品,也有來自各地還未被人熟知的農副産品。人們記憶中的“小賣部”已經逐漸發展成集記憶追溯、助農發展、&&運營於一體的“大賣場”。

  老場景回歸、老字號發力,成為了“老昆明”經濟的新亮點和新動能。

  “德和”是昆明人耳熟能詳的品牌。2011年,“德和”品牌獲得商務部“中華老字號”認證。作為擁有百年歷史的老字號,昆明德和罐頭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正在雲南食品行業發揮“領頭羊”作用。

  2017年起,德和公司開始進入産品創新、渠道拓展、産業鏈全覆蓋的發展階段,推出德和午餐肉的升級産品“黑豬系列”。“截至目前,德和黑豬門店達22家、德和罐頭門店有23家,黑豬系列已經成為我們的核心産品。2018年我們開始做節慶産品,例如粽子、月餅,成功切入節慶賽道。”昆明德和罐頭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營銷總監李爽介紹,目前,公司正在伴手禮方面下功夫,隨着人們生活節奏加快,直接、便利、輕量化的産品成為消費者的第一選擇,這也是德和的發力方向。“從‘土特産’變成‘伴手禮’,需要充分考慮消費者的食用需求,力求讓消費者在不需要再加工的基礎上直接吃到最具雲南特色、味道的食品。”

  在眾多老字號品牌的負責人看來,懷舊、信賴是在“老文化”與新消費之間搭建起一道橋梁,這道橋梁需要情感、創意、轉變和提質。

  空間再造 消費積蓄新動能

  放眼當下的懷舊經濟市場,空間再利用為“老文化”煥發新潛力提供了場景和動能。

  在昆明市盤龍區龍泉古鎮的博物館群落裏,一群剛剛放學的學生在父母的陪伴下涌進了今年剛剛投入運營的玩具博物館。在這裡,古代智慧與現代想象通過玩具進行交匯。

  “通過古今玩具的陳列和對比,可以看到古時候的玩具智慧給現代人思想帶來的影響。魯班鎖就是代表中國榫卯結構的古代智慧結晶。”玩具博物館館長王志鵬説。在這裡,王志鵬被孩子們親切地喚作“小飛哥”,通過老玩具與孩子建立連接,傳遞玩具背後的智慧,正是王志鵬建館的初衷。

  王志鵬希望玩具博物館可以成為當下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一個“剎車系統”,通過尋找共鳴打造相關業態。目前,玩具博物館的盈利點主要集中在售賣文創産品、開設交互課程、舉辦小型競技活動、非遺體驗活動等板塊。

  能讓人們放鬆身心的不只是玩具空間,喝茶聊天也漸漸成為都市人繁忙生活中的休閒方式之一。

  “我認為茶館應該是聽書看戲、舞文弄墨、鬥茶品茗、非遺展示的一個綜合空間。”在昆明市中心甬道街口,被稱為“昆明最古老茶館”的甬道茶館今年在原址重建,主理人王霓對於昆明茶館“老文化”神往已久。甬道茶館的重新打造,使得這個推開窗就是昆明老街圖景的茶館,成為當下年輕人爭相“打卡”的去處。

  茶産業是雲南的支柱性産業之一,2022年雲南省茶葉全産業鏈産值達1380億元。作為世界茶的發源地,雲南發展茶文化有較大先天優勢,但就目前來看,綜合性的茶館文化仍然存在缺口。“茶館文化的發展應該以豐富的文化為依託,甬道茶館是雲南第一個有史料記載的古老茶館,‘一條甬道街,半部雲南史’,其所處的甬道街作為曾經的官道,更是見證了雲南的古今發展。”王霓向記者介紹,甬道茶館是涵養在最具昆明特色的街區之中的文化見證空間、發展空間。諸多懷舊消費的內容正在街區生發:老書店、老茶館、老集市……一個個將懷舊與現代消費進行緊密結合的空間正在醞釀。

  利用場景的交互作用,在保留傳統産品的基礎上,年輕化、多元化、數字化成為了新元素,也為品牌注入了更多的消費潛力。德和罐頭公司南強街1號店是德和公司重點打造的線下體驗展示館,今年1月13日試營業當天,銷售額即突破5萬元,空間利用激發消費動能的成效可見一斑。

  “‘老文化’並不會因為陳舊而失去活力,相反,經歷過去粗取精的文化會成為創新的重要源泉。”專家認為,當下,“老昆明”“老文化”正在被反復提及,基於情感的消費需要各方力量積極共創,共同打造具有地區特色、歷史意義的消費模式,將為經濟發展注入一股新舊結合的新動能。(見習記者 李彤 記者 胡曉蓉)

【糾錯】 【責任編輯: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