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時,思念在四月氾濫開來。
路上,車輛川流不息,行人熙熙攘攘,道路安全、暢通、有序。這是無數公安交警不分晝夜、風雨無阻,用汗水乃至生命守護出來的路暢人安。2022年至2023年,雲南公安交管隊伍裏的夏紹能、陸定吉、毛利川、趙明明、彭劍倒在了工作崗位上,成為鐫刻在時光裏的記憶。
“夏隊,謝謝您,我們成長了。”
“快跑!快跑!”漆黑的夜色裏,在高速公路上處理交通事故的夏紹能急忙提醒身邊的人遠離,卻沒想到自己的喊叫聲被一陣碰撞的巨響打斷……其他人在夏紹能的提醒下避開了,而他卻倒在了一輛突然衝入事故現場的重型半挂牽引車下。
夏紹能是雲南省楚雄州公安局交警支隊永武高速公路交巡警大隊武定道路中隊原中隊長,2022年5月14日,他的生命定格在了44歲。藏藍色的警服,夏紹能一穿就是21年,一條路一件事終一生,他懷揣初心,扎根基層,用生命譜寫了一位交通民警奮戰一線、捨生忘死的動人篇章。
夏紹能生前照片(資料圖)。
公安部追授夏紹能為“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範”,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雲南省公安廳授予夏紹能雲南省2022“最美基層民警”稱號,他的事跡讓無數人感動,他的離開讓武定道路中隊的同事們傷痛不已。在夏紹能離開後,戰友們有的用工作的忙碌掩藏內心的不適應,有的則是開着車一趟又一趟行駛在曾經和夏紹能一起巡邏過的路上,不願相信隊長的離去。
“我是隊長,我先上。”“不怕,有我在。”“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盡百分之百的努力。”夏紹能説過的話恍如昨日一遍又一遍回蕩在武定道路中隊民輔警的耳邊。他是警隊的主心骨、更是同事的好兄長,每次遇到急難險重任務時,每當警員遇到困難時,夏紹能總是第一個站出來。他的一言一行,春風化雨般影響、改變着中隊的每一個人。
清明節前,同事到陵園緬懷夏紹能(4月2日攝)。
“夏隊,我們中隊現在有了新鮮的血液,他們年輕,有想法,有幹勁,給隊裏帶來了朝氣和活力,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發展,我們會以您為榜樣繼續前行。謝謝您,我們成長了!”這是武定道路中隊全體警員們的共同心聲。
“每次忙碌的時候就會想起你”
2022年5月7日17時40分,中越邊境428號界碑附近一條湍急的河流裏,雲南省文山州麻栗坡縣強邊固防工作隊隊員、縣公安局交警大隊輔警陸定吉的生命戛然而止,年僅36歲。
“他連‘救命’都沒喊出來,人就被水沖走了。”麻栗坡縣公安局民警陳劍哽咽着説。麻栗坡縣公安局第五批強邊固防工作隊組建之時,作為黨員的陸定吉主動請纓,前往麻栗坡縣最遠的董幹鎮麻栗堡一線執行巡邊守邊任務。
陸定吉(中)和守邊隊員們巡邏(資料圖)。
陸定吉是第五批工作隊第4小組的成員,本該在5月6日中午換班。由於受降雨影響,山路濕滑,交接班人員徒步前往428號界碑處換班至少需要2個小時。428號界碑是第五批工作隊面對的“最難啃的骨頭”,是麻栗坡縣與越南邊境接壤的最後一塊界碑,坡陡路窄,只能靠雙腳和安全繩才能完成巡邏。為了其他人的安全着想,陸定吉與隊友又主動申請多值一天班。2022年5月7日14時5分,陸定吉和隊友發現在428號界碑附近的河道裏有非法入境人員,便留1人在428號界碑前哨帳篷值守,其餘3人則前去驅離。直到17時40分,陸定吉和隊友確認非法入境人員離開後才返回。行至河中間,上方突然湧來的河水將陸定吉卷走,不幸遇難。
陸定吉檢查駕駛人證件(資料圖)。
“他真的是一個很好的人。”這是同事對陸定吉最多的評價。同事段勇慶每次站在路口執勤,看著身邊同事忙碌的身影,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陸定吉。陸定吉是一個閒不住的人,在麻栗坡縣城“三線下地”施工的那段時間,每天他都搶着在炎熱和灰塵漫天的路段執勤,把有樹蔭的地方留給同事。“我永遠懷念陸定吉。”段勇慶説。
“我們都很好,勿掛念。”
支離破碎的反光背心,被鮮血浸透的警服,同事急切的呼叫聲……2022年7月5日,雲南省昭通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水昭高速交巡警大隊三中隊輔警毛利川在和同事處理一起交通事故時,被一輛失控的輕型倉柵式貨車撞到,不幸犧牲,年僅37歲。
2022年7月5日13時03分,毛利川和同事接到大關縣公安局的指令:在G85銀昆高速下行線銀盤隧道裏發生兩車追尾交通事故,請出警處置。和同事趕到事故現場後,毛利川迅速下車,從車廂內拿起4個錐桶,沿隧道內排水溝蓋板後方繼續延長安全警示距離。正當毛利川準備擺放第二個錐桶時,被一輛失控的輕型倉柵式貨車撞擊,當場犧牲。
毛利川工作照片(資料圖)。
自2015年加入警察隊伍以來,毛利川一直在昭通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水昭高速交巡警大隊從事輔警工作,常年奔波在G85銀昆高速公路小埡口至豆沙關收費站之間66.8公里的道路上,參與處置各類交通事故420余起,救助服務群眾1600余次。中隊轄區氣候多變,冬季雨雪、冰凌天氣多發,7年來,抗冰保通的戰線上總能看見毛利川的身影,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勤勤懇懇地守護着道路的平安、暢通。
黑夜中正在執勤的毛利川(資料圖)。
“哥,你的兒子今年讀初三了,他很懂事,也很有責任感。爸媽説帶句話給你,他們身體都很好,勿掛念。”這是毛利川的妹妹毛利慶今年最想對哥哥説的話。
“爸爸,我想您了。”
一次意外,讓一位十年如一日守護在道路上的輔警離開了他熱愛的公安交管事業。
2023年2月5日10時22分,大理市公安局交警大隊古城中隊輔警趙明明在民警帶領下,在大理古城大鳳路學府路口執勤時,一輛白色轎車將趙明明拖拽倒地後駛離,趙明明被送往醫院,經醫院全力搶救無效,於2023年2月17日不幸因公殉職,年僅44歲。
趙明明生前執勤照片(資料圖)。
從事輔警工作10餘年,趙明明先後在大理市公安局交警大隊古城中隊、下關中隊、經開區中隊協助從事交通管理工作,參與勤務工作千余次,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活動百餘場,協助民警查處各類交通違法行為17000余起、協助辦理各類案件276起。
在趙明明的辦公桌上,擺放着一堆交通事故處理的專業書籍。2013年因崗位調整,趙明明到經開區中隊協助民警開展事故處理工作。面對新的工作任務,他認真鑽研,虛心請教,最終成為一名業務熟練的警務輔助人員,並一直保持着主動學習的習慣。
在同事眼中,趙明明是一位“老大哥”,總是熱心地幫助每一位同事。而在女兒趙欣瑤眼中,父親是親和的、偉大的。趙明明平時工作繁忙,很少能騰出時間陪伴家人,但他和女兒感情十分深厚。“爸爸,我想您了。我知道您會一直在我心中陪伴着我,給我力量和勇氣。我會快樂、健康地長大的!”還在讀小學的趙欣瑤用稚嫩的文字書寫着對父親的思念。
“我遠比你想象的堅強”
“爸爸下班了就回去,你好好睡覺。”這是雲南省普洱市公安局思茅分局交通警察大隊一中隊輔警彭劍留給兒子的最後一句話。
2024年1月22日,彭劍在夜查行動時協助控制逃離現場的酒駕嫌疑人過程中,突發疾病倒地昏迷,經120急救車送醫院搶救無效死亡,醫院診斷死亡原因是心源性猝死。經普洱市思茅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工傷認定其為因公犧牲。
彭劍(中)參與執勤工作(資料圖)。
“我從小就有一個警察夢,做輔警可以為鄉親們做點好事、實事,我喜歡這份工作,一定會用心做好。”彭劍説。自2013年參加公安工作,彭劍便用“在崗一分鐘,盡責六十秒”的堅定信念,始終堅守在道路交通一線。工作4年後,因為能力突出,他被任命為交警大隊一中隊輔警組長。工作期間,彭劍累計救助群眾1000餘人,調解交通類糾紛900余件,參與處置道路交通事故8000余起、交通違法行為1.2萬餘起,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因工作業績突出,彭劍多次被評為“優秀輔警”。
彭劍在道路交通一線(資料圖)。
同事羅民金至今仍記得彭劍説過這樣一句話:“我雖然不是一名正式的人民警察,但也可以像人民警察一樣為人民服務,最大限度地體現自身價值,這些都不是能用錢來衡量的。”彭劍用實際行動踐行着自己加入公安隊伍的初心,人們會永遠記得,曾有一位有志青年,奮戰在交通管理一線。
彭劍犧牲後,妻子周春艷擔起了家庭的重擔。“守護一方安寧,總得有人為之付出,身為千萬警嫂中的一員,我無怨無悔。你放心吧,我遠比你想象中要堅強很多,我會照顧好家人。”周春艷帶着對丈夫的思念,認真生活、繼續前行……
思念從未停止,英烈從未被忘卻。在雲嶺大地交錯縱橫的路網上,還有千千萬萬名公安交警日復一日地守護在道路上,用平凡時刻的默默堅守、關鍵時刻的挺身而出,勾勒出平安的模樣。(完)(楊榮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