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雲南藍莓産業蓬勃發展-新華網
雲南頻道 > 信息 > 正文
2024 04/03 17:29:22
來源:雲南省農業科學院

科技賦能雲南藍莓産業蓬勃發展

字體:

澄江藍莓種植情況(2024年4月攝)。張藝馨 攝

  隨着藍莓早熟品種的引進種植,雲南省已發展成為國內具有優勢的藍莓主産區。雲南省農業科學院充分發揮科技支撐引領作用,精準聚焦果農果企需求,開展種業及高效種植關鍵技術研發,逐步探索建設具有競爭力的藍莓現代産業體系。

  勇闖良種選育的“競技場”

  雲南省氣候具有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等特點,滿足藍莓生長所需要的低溫條件,且大部分地區土壤酸鹼度適宜於市場常見藍莓品種的栽培。雲南省所生産的藍莓品質上乘,吸引了眾多國際知名品牌入駐投資,諸多常綠藍莓優良品種的引進填補了全年藍莓産業空檔期,推動雲南藍莓進入設施基質栽培3.0時代。

果粒大、甜度高的雲南藍莓(2024年3月攝)。張藝馨 攝

  藍莓品質主要取決於三個重要因素,品種、栽培技術以及氣候條件。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組建創新團隊引進了30多個藍莓品種,先後篩選出10余個品種,在曲靖市、昭通市、玉溪市、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保山市等地大規模種植。

  創新團隊對雲南省本土野生藍莓資源開展精準鑒定和特異性資源創新利用,培育1萬餘株雜交實生苗,並建立起藍莓高效繁育技術體系,獲得“一種快速培育藍莓早期定型組培商品苗的方法”,研製了雲南地方標準“藍莓組培苗生産技術規程”。如今,雲南省澄江市藍莓種植面積達到1.2萬畝,種植戶230多戶,優質種苗及服務讓更多農戶靠藍莓種植走上致富道路。

藍莓果變致富果(2024年3月攝)。張藝馨 攝

  深耕精準栽培的“示範田”

  雲南省農業科學院充分利用自身科技優勢,對標國際花卉無土栽培模式,着力解決傳統土壤栽培的短板,研究藍莓綠色高效設施栽培技術。

  藍莓無土栽培的關鍵技術是動態精準肥水管控,經多年研發,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出“基於相關性分析和數據修正的精準施肥方法”“一種無土栽培灌溉系統及方法”等專利技術,在多個藍莓種植企業進行了實地驗證及應用,不斷提高單位面積質量效率以及水資源利用率。

  同時,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研發出了高海拔地區藍莓兩段式栽培方法,第一階段充分利用雲南立體氣候優勢,在光熱資源豐富的中低海拔地區培育藍莓健壯苗;第二階段將培育之後的藍莓健壯苗移栽定植於高海拔地區,實現當年定植,當年挂果。藍莓兩段式栽培方法解決了雲南高海拔地區氣候寒冷、有效積溫低,藍莓生長量小、童期長、見效慢的問題,並且高海拔地區的藍莓成熟期比國內主産區晚1至3個月,彌補了市場空檔期,為種植戶帶來更高的經濟價值。目前,雲南基本實現了全年52周無間斷供應新鮮藍莓。

藍莓優良品種(2024年2月攝)。鄧捷 攝

 打好技術裝備的“組合拳”

  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與成都智棚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結合雲南省氣候特點,打造出國産化的智能精準肥水系統設施設備以及溫室氣候控制系統,根據藍莓植株水分蒸騰量參數精準灌溉,減少尾液排放量,提高施肥精準度,價格僅為國外系統相同産品價格的40%左右,具有較大性價比優勢。

  下一步,雲南省農業科學院將依託雲南種子種業聯合實驗室在藍莓主産區建設科技創新基地,持續開展藍莓種業創新及設施精準栽培技術研究與應用,推進藍莓産業設施化、智慧化、精品化發展,助力雲南省成為高品質藍莓生産中心。

  

 

 

 

【糾錯】 【責任編輯:劉馨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