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02/15 09:16:06
來源:新華網

雲南安寧滇劇“村晚” 在戲劇中領略文化之美

字體:

  今年春節,雲南省安寧市石莊村的滇劇“村晚”熱鬧上演。被煙花點亮的村莊,回蕩着悠揚的戲曲聲。

春節期間,群眾觀看滇劇表演(2月12日攝)。新華網發(安寧市石莊村供圖)

  在石莊村滇劇戲&表演滇劇的村民們,有的才忙完手頭活計,有的剛回到家鄉……他們從四面八方來到戲&,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梳粧打扮,換上行頭,拉開大幕,演出開始……

  小小的舞&上唱着一方水土的文化情懷,也續寫着家鄉振興的動人故事。

  滇劇是雲南省傳統地方戲劇劇種,石莊村是遠近聞名的“滇劇村”,在這裡,滇劇不僅僅是獨特的唱腔和表演,更是村莊的文化符號和名片。當地群眾愛看滇劇的習慣已沿襲近百年,滇劇也在石莊村傳承近百年,安寧市大石莊滇劇還被列入昆明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

  走進村莊,沿途兩側是生動形象的滇劇壁畫,村子中央搭建着一個滇劇戲&,在當地幾代滇劇傳承人的堅守和傳承下,如今,村民們紛紛走上舞&,展示家鄉的滇劇文化。

  春節期間,群眾觀看滇劇表演(2月12日攝)。新華網發(安寧市石莊村供圖)

  王順祥是安寧市大石莊滇劇第四代傳承人,1961年,12歲的王順祥正式拜師,1967年,勤奮好學的王順祥出師,成了團裏的&柱子。從拉二胡到唱曲兒,數十年裏,他和許多村民們表演並傳承着滇劇。

  王順祥回憶,滇劇最輝煌的時候,上千人要在戲&前看戲,前面站滿了,後面的看不見,就有專門的人用小喇叭叫前排人坐下。大年三十晚,村民們會把小板凳放在戲&前面,一直放到正月十五,等到演員們唱完以後才把板凳收回。

  2000年,石莊村滇劇文藝隊分為兩個隊,由村內文藝愛好者組成。一隊有22人,由王順祥擔任隊長;二隊有23人,由黨琼仙擔任隊長。兩個隊都在閒暇時間由隊長組織成員進行排練劇目,等到春節在大石莊戲&上進行演出,每個隊演出三天,一直演出到初六,正月十五、十六兩天由兩個隊串演。

春節期間,群眾觀看滇劇表演(2月12日攝)。新華網發(安寧市石莊村供圖)

  每年春節,村民回鄉,王順祥還會去叫村民們來表演幾場節目。

  沒有表演時,王順祥會到村口的“滇劇十宴”餐廳掌勺。餐廳的墻上、桌布、燈籠、屏風上的滇劇元素和傳統的八仙桌相得益彰,“滇劇十宴”十個套餐名稱則來源於滇劇裏的經典橋段。

  “穿上戲服是演員,脫了戲服是大廚”是當地群眾對他的形容。在王順祥的人生裏,滇劇和做菜是最喜歡的兩個行當。

  高艷輝是王順祥的徒弟,30年前,她嫁入石莊村,在王順祥的鼓勵和發掘下,她學習並愛上了滇劇。“師父對於滇劇的熱愛是到骨子裏的,有新的曲子,他就一段段反復聽,直到把每個詞都記牢。”高艷輝説。

  現在,高艷輝成了石莊村滇劇一團團長,除了帶着村民們唱戲,她還會到學校給孩子們上滇劇課。

  “每天聽我們唱,有時候小朋友也可以跟着唱兩句。”高艷輝很高興,不斷翻着手機裏的圖片和視頻展示着。照片裏,有的孩子專注看表演,有的孩子在為滇劇演員們鼓掌……截至目前,在安寧市縣街街道黨工委和村黨委領導下,石莊村對轄區30余名青少年進行文化傳承培養,與鳴矣河小學開展共建滇劇社團。

  除了傳承,還有創新。王順祥説,今年滇劇“村晚”的排演,雲南省滇劇院的老師們還來到石莊村為大家指導。除了表演經久不衰的傳統劇目,他們還在舞&上唱新曲《紅梨》,一部以當地紅梨産業為背景創作,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現代滇劇。王順祥希望,“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自己能一直表演滇劇。”(完)(范芳鈺 劉東 孟琦松)

【糾錯】 【責任編輯:范芳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