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4 02/05 09:15:13
來源:新華社

新春走基層|“快春運”旅程中的“慢火車”見聞

字體:

  在以高鐵為主的“快春運”中,為何還要開行平均時速50多公里的“慢火車”?近日清晨,記者踏上了從昆明開往貴州紅果的5652次綠皮公益火車尋找答案。

2月1日,即將從昆明發車的5652次列車。(王賢思 攝)

  這趟列車,自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運行,單程261公里,途經16個站點,全程票價36.5元,相鄰車站間最低票價僅6元。

  列車剛到雲南省曲靖市馬龍區吳官田站,路邊挑扁擔、背背簍的菜農已在等待車門開啟。

  馬龍區到曲靖市區有近40公里的距離,坐公交需要兩個小時轉三趟車才能到,而坐這趟“慢火車”,只需要22分鐘,擔上兩籮筐菜,票價7元。

  這附近農民的土地多半已流轉,勤勞的村民利用門前屋後園子種點蔬菜售賣補貼家用。“市裏人多,菜能賣個好價錢。”一位菜農説。

2月1日,雲南省曲靖市馬龍區吳官田站排隊上車的菜農。(王賢思 攝)

  列車長袁琪珍和這些菜農已是老熟人了,她一邊幫忙接過菜農的背簍,一邊和菜農聊市場上的行情。

  來自沿線新房子村的楊鳳英今年62歲,她常坐這趟車去賣菜。她的擔子重約30公斤,裏面裝着折耳根、豌豆尖等,她説每天賣菜能掙到200多元,臨近過年這幾天每天能掙300多元,兩個小時不到菜就能賣完。

  “如果沒有這趟車,只能去蔬菜大棚裏幫忙種菜,一個小時10塊錢,一天頂多賺100塊,過了60歲,還不一定有人找。”楊鳳英説。

  到站曲靖,菜農們很快趕往附近的農貿市場。從馬龍區坐“慢火車”到市場賣菜的菜農賣了很多年,也賣出了名,市場中還形成了獨特的“馬龍街”。前不久,政府還免費給這些菜農辦了攤位證。

  這趟列車,是運送蔬菜的“擺渡車”,是方便群眾的“民生車”,將沿線百姓帶向致富路。

2月1日,5652次列車上的讀書角。(王賢思 攝)

  列車裏還設有讀書角,書架上,擺着許多農業種植、養殖技術相關的書籍,乘客可以隨時取閱。

  今年剛上大學的盧荷婷帶着弟弟回富源縣老家過年,她説:“這趟車充滿了回憶,我今年18歲,這趟火車也坐了10多年,小時候,媽媽就是坐這趟車帶我回外婆家。”

  5652次綠皮公益火車不僅將農民帶到城市賣菜,將學生、外出務工人員帶回家鄉,還將城裏人帶到鄉鎮趕集。恰逢周四,是昆明市嵩明縣小新街趕集的日子,車廂坐滿了去趕集的人。一位乘客説,“鄉街子”年味更濃,坐“慢火車”趕集去也不累。(何春好、王賢思)

【糾錯】 【責任編輯: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