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3 12/28 10:16:39
來源:雲南日報

昆明市呈貢區:黨建引領 産業發展勁頭足

字體:

花拍中心流水線。供圖

鬥南花拍中心拍賣大廳。通訊員 陶奕林 攝

花卉培育。供圖

科研培訓。供圖

鬥南花市。供圖

  嚴密的組織體系是黨的優勢所在、力量所在。近年來,昆明市呈貢區以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理念,通過建強組織體系、強化幹部挂聯、激發人才效能,切實將黨的組織優勢、組織力量有效轉化為産業發展優勢和企業競爭優勢,以紅色動能助推産業發展釋放新活力。

  建強堡壘,鏈結資源聚合力

  “剛開始在線上賣花時,因為物流問題好多花壞在了路上,投訴、賠償讓我焦頭爛額,我試着在線上‘直通車’反映了一下,沒想到過幾天問題就解決了,不僅物流快多了,還教了我很多保鮮方法。”花商劉月感慨道,“以後遇到困難也知道找誰了,心裏也有了底氣。”

  組織建在産業鏈上,企業有困難,組織想辦法。呈貢區為更好服務花卉産業發展,根據地域相鄰、行業相近、職能相關的原則,吸納區級職能部門、街道社區、行業黨組織等成立鬥南花都黨委,構建起1個區域化聯合黨委統管、4個專業市場黨支部協同發展、N個兼職委員齊抓共管的“1+4+N”組織體系。

  鬥南街道黨工委書記任花都黨委書記,區級職能部門分管領導兼任花都黨委副書記、委員,將花卉企業法人、商會負責人中的優秀黨員選舉為花都黨委委員、黨支部書記,切實加強産業發展組織領導。所在街道“大工委”和社區“大黨委”累計吸納116個駐地單位,今年以來,依託助農助商助企線上“直通車”,通過主動認領、精準匹配,幫扶解決花農花商花企訴求事項140余個,培育的“花易寶”花卉電商交易&&和花都黨建直播雲&&,助力鬥南鮮花新鮮度提高30%,損耗率降低50%,物流時效縮短24小時。實現了“産業鏈延伸到哪,黨組織就建設到哪,黨建引領作用就發揮到哪”的目標,以黨組織凝聚力賦能企業發展力。

  花都黨委只是呈貢區以區域共建鏈結整合優勢資源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呈貢區積極探索黨建賦能産業發展,成立了花卉、快遞外賣、交通運輸、互聯網等行業黨委,搭建起企業訴求收集反饋“直通車”通道,以街道“大工委”和社區“大黨委”為工作抓手,吸納企業黨組織、行業黨委作為成員單位。

  通過建立“問題清單+資源清單+服務清單”工作機制,結合“組織工作上溫度 組工幹部下基層”行動常態化開展調研,每月由各工委委員“點對點”收集各重點企業問題訴求,每季度至少開展1次聯席會議,以面商交流、實地座談等方式收集梳理相關企業發展運作問題清單,由區域化黨建成員單位逐項逐條分析問題,主動認領、精準匹配本單位服務資源,高效紓解企業訴求。年內共召開各類聯席座談會議93次,研究解決重點企業問題258個,實施幫扶企業清單127項。

  幹部挂聯,助企紓困添動力

  “每個月街道副書記都來走訪,不僅帶來了最新惠企政策,還幫助我們解決了年節旺季用工荒的大問題,政策保障好、幹部上門服務,我們幹事當然勁頭足!”花易寶公司負責人趙永能説。

  以幹部之幹帶領産業高質量發展,用心用情用力為企業發展排憂解難、保駕護航。為着力推動組織工作與中心工作特別是經濟工作緊密結合、互促共進、提質增效,呈貢區印發了《呈貢區領導幹部挂鉤&&重點企業工作方案》,以運營規模、産值利稅、發展路徑為主要參考,梳理篩選&&企業448家,採取“一對一”“一對多”等形式,選派33名縣處級領導幹部挂聯頭部企業60家,385名科級領導幹部挂聯重點企業388家,實現幹部全覆蓋挂聯重點企業。

  “以前也很想為轄區企業做點事,但缺乏專業知識,有時候心裏也發怵。參加科級幹部挂聯企業能力素質提升班後,心中有底、手上有招,服務企業信心更足了!”參訓學員、龍城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張志遠説。為高效有力推動聯企助企工作走深走實,呈貢區組織全體挂聯幹部開展專業化培訓,區委書記專題授課,講清助力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全區重點企業基本情況、面臨的重點難點問題,強化思想認識;邀請科工信、統計、發改、稅務等相關職能部門主要領導和具體業務負責人,圍繞如何解決企業反饋問題、如何落實惠企政策、如何在幫扶企業同時保持“親清”政商關係等方面,面向全體科級幹部講清政策、講透技巧、講好方法,深入講解57項惠企政策。

  培訓結束後,該區第一時間根據企業特點、區域位置、行業分佈、幹部特長等因素,建立各級幹部與重點企業之間的挂鉤結對名冊,向每名幹部發放《科級幹部挂鉤&&企業應知應會政策手冊》,建立每月“助企服務日”常態工作機制,督促挂聯幹部每月至少到挂聯企業開展1次實地調研,了解掌握企業近期整體發展狀況、急難愁盼問題、惠企政策落實情況,及時協調職能職責部門共同幫扶企業。

  針對企業招工難、資金周轉跨度長、政策運用不及時、銷售渠道不暢通等困難問題,由挂聯領導幹部精準剖析企業的難點訴求,注重因企施策,靶向化解難題,能現場解決的即時予以解決,不能現場解決的,通過“收集—會商—辦理—反饋”流程,由目督部門匯總後召集各相關部門進行督辦、研辦、統辦,通過整合多方力量,着力解決企業急難愁盼、疑難雜症問題。

  今年以來,通過“百名幹部助百企”行動,雲南省數字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向昆明市智慧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撥付基礎設施和運營經費8000余萬元,用於支持其運營發展;由駐地雨花街道黨工委牽頭,助力昆明莊順經貿公司宣傳“帽天山”飲用水,幫助其擴寬銷售渠道;由區委、區政府專題組織研究,協調相關職能部門,解決吾悅廣場停車場建設問題,完成基礎設備安裝。

  全區挂聯領導幹部靶向制定具體舉措,幫助重點企業化解融資難、審批慢、用工荒等棘手難題,做到企業訴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截至目前,共開展走訪調研2356次,瞄準問題制定具體舉措301項,化解企業融資難、審批難、用工荒等急難愁盼問題244個。

  人才賦能,轉型升級激活力

  “以前只種植寶珠梨,雖然産量逐年增加、名氣也算打響了,但總歸還是‘靠天吃飯’,收入不穩定。這幾年通過引進人才、延長産業鏈、培育優質項目,社區集體經濟收入增加了,大家的收入也水漲船高。”萬溪衝社區黨總支書記唐躍介紹。

  萬溪衝社區位於呈貢區東南部,是國家地理標誌農産品“呈貢寶珠梨”的核心種植區,社區寶珠梨種植面積4647畝、年産優質寶珠梨7000噸,2019年被評為昆明市都市驅動型鄉村振興創新實驗區。

  培育好産業,集體能增收,群眾得實惠。為改變傳統農業“靠天吃飯”的困境,社區聚焦寶珠梨産業轉型升級,延長産業鏈條,積極尋求上級黨委、區級組織部門的支持,持續在引進人才和培育優質項目上下功夫。

  積極引入科技特派員,研發出梨膏、梨醋、梨酒、梨茶、梨幹、梨糖等寶珠梨精深加工食品新品類,延長寶珠梨産業鏈;通過“萬名人才興萬村”行動引入專業人才團隊助力産業轉型,按照“黨總支+人才+合作社+基地”的思路,整合200畝果園建設呈貢區中小學課外教育實踐基地,實現“果園村莊”聯動發展;鏈結鄉村振興黨建聯盟的22家盟友單位,成立了3家果蔬專業合作社、7家農戶種植專業合作社,打造與寶珠梨文化相關的包括休閒、娛樂、購物、餐飲、學習在內的現代鄉村創意小鎮,目前已為社區集體經濟創收500余萬元,帶動社區200余名居民就近就業增收,人均增收近4000元。黨建引領、人才促進、合作推進、全民聯動的寶珠梨産業發展格局逐漸形成。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在黨建引領下,呈貢區積極探索“政策幫扶引才+校地合作育才+融合發展用才”工作機制,促進人才資源優勢轉化為助企發展優勢,促進産業優化、轉型升級。

  聚焦數字經濟、花卉産業、鄉村振興等重點模塊,構建“激勵人才幹事+發揮人才作用+激發人才效應”工作鏈條,以提高企業發展質量為政策導向,呈貢進一步優化引才政策舉措,大力引進專業技能強、學歷水平高、工作思路清的發展人才、技術人才、産業人才、經濟人才,提高引才精準度和科學度。

  加強與雲南大學、昆明理工大學等10所駐呈高校的&&,在實地實訓、産業人才培養、就業創業扶持、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展開廣度配合和深度合作,奔赴企業實地開展培訓,培育適應企業發展目標的優秀人才。

  將推進特色花卉産業發展、鄉村振興、數字經濟與幫扶企業統籌考慮,積極引進、培養、使用優秀人才,建立優秀高層次人才信息庫,精準匹配選派優秀人才定向幫扶相關企業,以參與企業發展規劃、破解企業發展問題、攻堅企業發展重點為重點,將人才優勢向基層一線高效轉化。助力花卉、鄉村振興、數字經濟産業鏈相關企業獲實惠、得幫扶、有提升。截至目前,呈貢區共制定人才引進相關政策文件8個,數字經濟開發園區引入企業688家、引進博士20人、博士團隊4個;引進花卉行業翹楚、專家學者38人,促成花卉企業用人意向6400餘人;各類鄉村振興專業人才幫助涉農社區引入項目建設資金300余萬元,帶動涉農社區500餘人就業增收。(鐘彥嬌 蔣浩全)

【糾錯】 【責任編輯:徐華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