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蒼洱律動·萬人起舞”活動在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12個縣(市)同步開展,並通過直播將各個分會場的畫面串聯。活動期間,來自各行各業的群眾齊聚廣場,身着民族盛裝起舞狂歡,現場氣勢宏大、音樂聲不斷,將第二屆大理舞蹈季的氣氛推向高潮。
在中國舞蹈家協會的指導下,大理州舉辦“中國舞蹈家協會環境舞蹈展暨第二屆大理舞蹈季”,通過線下舞蹈盛會、線上視聽盛宴,多層次、立體化地挖掘舞蹈魅力、展示舞蹈風采、展現大理美好生活。
全民參與,舞出精氣神
大理舞蹈季期間,由活動組委會發起的“#大理舞蹈季”抖音話題活動,面向全社會徵集優秀抖音短視頻作品,帶動諸多頭部博主來到大理的景點拍攝舞蹈、“打卡”視頻。該話題目前已獲超7000萬次播放。
大理市博物館將歷年來中國舞蹈家協會優秀的環境舞蹈通過照片、視頻的方式展出,吸引了大量觀眾。接連5天,大理州白劇團在大理州群眾藝術館進行民族歌舞劇《七彩雲霞》惠民演出,讓本土歌舞劇再次綻放光彩。“萬人起舞”活動中,50余名就讀於大理大學、來自七個國家的留學生也切身感受了中國民族文化的魅力。在南澗彝族自治縣櫻花谷景區,“跳菜王子”爭霸賽的舉辦將民間藝人、非遺傳承與旅游融合起來,拓展了全民參與舞蹈季的廣度。
環境舞蹈,傳遞“風花雪月”之美
在大理的多個著名景點,來自國內各舞團的知名舞蹈家傾情演繹,將舞姿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一段段短視頻將大理美景傳遞給線上的觀眾。大理以良好的生態和美麗的生活環境,展現了“任何地方皆可起舞”“在環境中起舞,環境就是舞蹈”等主題。
各個縣市代表性舞蹈接連上演(12月21日攝)。大理州委宣傳部 供圖
以蒼山為背景,在喜洲古鎮的大青樹下,藝術家們通過搭建田野舞&,配合大地裝置藝術品,進行了“舞者的鄉愁”大理民間歌舞集和“風花雪月雲”經典舞&舞蹈藝術兩場演出。觀眾置身其中,跟隨着舞者的步伐,在沉浸式體驗中成為藝術的共創者,在表演中感受“環境舞蹈”的魅力。
“大理是舞蹈藝術創作的源泉之地,大理舞蹈季吸引了更多舞蹈家來到大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進行藝術創作和探索。”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馮雙白&&,通過讓舞蹈藝術走齣劇場,在全新的環境裏進行即興表演,“環境舞蹈”這個概念在大理得到了充分的實踐。
多彩民族舞樂,展示“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
本屆舞蹈季,大理多個非遺舞蹈項目參加了展演,“舞者的鄉愁” 大理民間歌舞將環境演出結合大理豐富的原生態歌、舞、樂及民間民俗活動進行編排,對嗩吶、三弦、彝族跳菜、白族霸王鞭、啞巴舞等進行集中展示。大理州12個縣(市)的代表性舞蹈接連上演,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飾匯集成彩色海洋。
馮雙白&&:“雲南擁有豐富的原生態舞蹈資源,楊麗萍等舞蹈藝術家將這些非遺融入當代舞&藝術,開創了很好的先例。通過本屆大理舞蹈季,讓大家全方位分享‘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全身心體驗‘在大理愛上生活’。”
大理州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次舞蹈季宣傳展示了大理形象,為群眾提供了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們將根據公眾喜好和參與度情況,不斷完善、改進、豐富活動,繼續營造元旦、春節期間的氣氛,讓大理舞蹈季成為長期、可持續的活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