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3 12/14 09:25:39
來源:雲南日報

昆明市宜良縣聚力打造百萬千瓦級新型能源基地

字體:

  宜良縣聚力打造百萬千瓦級新型能源基地——

  追“風”逐“日”闖出綠色發展新天地

新發“藥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 中營風電場

  藍天白雲下,風力發電機組乘風起舞;綠草黃花間,光伏電站“隨日而動”。從無到有,隨着一批新能源産業項目落地建設投産,今日之宜良追“風”逐“日”,新能源産業成長壯大,一幅幅由綠色新能源勾勒出的美好圖景正變成現實。

  近年來,農業大縣宜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黨的創新理論學習成果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成效,搶抓國家大力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機遇,轉型發展,聚焦“雙碳”目標,打好“綠色能源牌”,立足區域資源稟賦和産業優勢,積極探索風光、儲能新模式,着力打造百萬千瓦級新型能源基地。目前,全縣規劃清潔能源裝機總容量136萬千瓦,其中風電場址3個,總裝機容量53萬千瓦;光伏場址7個,總裝機容量71.5萬千瓦;全縣屋頂分佈式光伏11.5萬千瓦。2021年至2023年,全縣獲得新發“藥光互補”光伏發電、中營風電、張官營複合光伏等8個新能源項目,已建成並網發電項目2個、在建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4個、擬建項目2個。這些規劃的新能源項目全部建成投産運營後,預計每年産值將達到10億元以上,稅收約1.5億元。

  新能源賽道上跑出“加速度”

  在宜良縣中營風電場,持續轉動的巨型葉片不斷地將風能轉化為電能。這是華潤電力在雲南投運的首個風電場,總投資5.3億元,裝機容量8萬千瓦,安裝13颱風力發電機組,目前已全部並網發電。

  結合風力、光電優勢,宜良縣在全省率先與華潤集團合作建設清潔能源開發項目。華潤電力雲南公司獲得雲南省能源局批准在宜良縣建設新能源項目8個,裝機79.5萬千瓦,總投資37.42億元。項目全部建成投産後,年發電量約21億千瓦時,年産值約6.4億元,年繳稅約1.1億元。

  除了在風電領域布局,宜良縣還狠抓光伏項目。目前,全縣正在穩步推進整縣屋頂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總投資約5.5億元,規劃總裝機容量11.5萬千瓦。僅用60天,就在昆明市率先實現國家整縣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項目分期投産。此外,位於耿家營鄉的華潤宜良新發“藥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於今年3月完工,總投資約6.25億元,工程裝機容量為12萬千瓦,目前已實現全容量並網發電。投産運營後年平均發電量可達6.5億千瓦時,年産值達4000萬元,每年可為地方納稅約600萬元。

  綠色新能源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宜良縣全天候、全周期的保姆式服務功不可沒。

  “我們有15名轉任職級幹部專盯新能源項目,做實全過程服務。華潤新能源項目從洽談到簽約僅用時77天,從簽約到落地僅用時164天。”宜良縣新能源綜合開發利用指揮部副指揮長李躍忠介紹。

  推動産業綠色低碳發展

  “宜良聚焦推動能源清潔化,把促進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發展放在突出位置,加快布局建設風電、光伏兩大百萬級清潔能源基地,為經濟發展注入綠色新動能。”宜良縣相關負責人&&。

  今年以來,九鄉鄉德馬社區居民的房頂上多了一道別樣的風景——光伏陽光棚,通過盤活農村閒置屋頂建設光伏電站,該縣不斷探索分佈式光伏發電産業發展新路徑。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自被列為國家整縣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以來,宜良縣大力推進屋頂分佈式光伏項目建設,項目建成後預計年産值約4000萬元,每年可節約標煤1萬噸;宜良抽水蓄能電站建成後,可有效增加系統對風光電量的吸納,年均可減少棄風光電量12億千瓦時,減少煤炭消耗約41萬噸標煤;華潤電力雲南公司獲批建設的8個新能源項目全部建成投産後,年發電量約21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省標煤6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45萬噸。

  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在宜良縣耿家營鄉新發村,由連片光伏板組成的“藍海”正不斷吸收着太陽能,喜陰的滇紅花、野菊花、金銀花等中藥材,在光伏板下茁壯成長。

  新發“藥光互補”項目是雲南省內首個“光伏+中藥種植”的發電項目,按照“公司+産地公司(合作社)+基地”和“公司+種植大戶+基地”的模式,一次性流轉土地25年,農戶在土地流轉時可獲得租地收入和地上附着物補償,中藥材種植時可以就地務工獲得收入,中藥材銷售後可獲得集體分紅。該項目通過一地兩用、工農結合,提高了單位面積土地綜合效益,拓寬了當地村民致富路徑,同時,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還壯大村集體經濟,光伏産業成為鄉村振興的助推器。

  “我主要負責給中藥材澆水、除草,每天工資有150元。”家住站馬地村的錢德明説,他和妻子長期在新發“藥光互補”項目上務工,每人每月有4000元左右的工資。相比過去種莊稼,現在的工作更加輕鬆,收入更高。(記者 黨曉培 熊明 見習記者 李燕 文/圖)

【糾錯】 【責任編輯: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