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3 12/09 09:11:12
來源:新華網

雲南龍陵:鳥類“家底”日益豐厚

字體:

灰腹鹡鸰(資料圖)。新華網發(艾懷森 攝)

  近日,雲南省保山市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與雲南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聯合完成了自1995年以來的第三次鳥類資源本底補充調查。最新調查結果顯示,龍陵縣記錄“在冊”的野生鳥類種數達461種,分別佔雲南省945種鳥類的48.78%和我國鳥類記錄種數1445種的31.9%,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鳥類62種,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近危(NT)等級以上的物種35種。

白眉鶇(資料圖)。新華網發(艾懷森 攝)

  龍陵小黑山保護區地處“世界物種基因庫”高黎貢山山麓南延,保護區總面積5805公頃。目前,龍陵小黑山保護區已知的維管束植物、陸生脊椎動物和昆蟲分別達2622種、706種和474種。其中維管束植物、陸生脊椎動物分別比2006年前增長了5.1%、51.17%。

黑頭奇鹛(資料圖)。新華網(艾懷森 攝)

  鳥類是我國最豐富的脊椎動物類群和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多年來,龍陵縣以鳥類監測為重點,創建了“合作化(與有關科研院校合作化監測)+智能化(紅外相機智能化監測)+社會化(向社會攝影愛好者收集監測影像資料)”的“三化”模式監測。

大擬啄木鳥(資料圖)。新華網發(艾懷森 攝)

  “我們此次鳥類資源本底補充調查,增加了調查的強度和範圍,共記錄到鳥類種數為461種,比2006年記錄的259種增加了202種。”參與此次調查的雲南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秘書長韓聯憲介紹,此次鳥類調查基本摸清龍陵縣鳥類的“家底”。

麗色奇鹛(資料圖)。新華網發(艾懷森 攝)

  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負責人楊培記&&,下一步,將聚合各方力量,共同加大對鳥類棲息地、候鳥越冬地的保護、監測等工作力度,更好地守護好鳥類的家園,讓生態成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完)(鬱雲江 胡興潤)

黃喉山鷓鴣(資料圖)。新華網發(胡興潤 攝)

普通鵟(資料圖)。新華網發(蔡雙發 攝)

絨額䴓(資料圖)。新華網發(蔡雙發 攝)

山藍仙鹟(資料圖)。新華網發(胡興潤 攝)

銀耳相思鳥(資料圖)。新華網發(蔡雙發 攝)

【糾錯】 【責任編輯:丁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