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村煥新顏 美景惠民生-新華網
雲南頻道 > 信息 > 正文
2023 11/23 15:46:37
來源:雲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

煙村煥新顏 美景惠民生

字體:

  普者黑村隸屬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丘北縣雙龍營鎮,因其擁有“水上田園、湖泊峰林、岩溶濕地、荷花世界、彝家水鄉、候鳥天堂”六大景觀聞名遐邇,被譽為“天邊夢境,人間瑤池”。依託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優勢,勤勞樸實的普者黑村民們積極探索煙葉主業與多元産業融合發展模式,闖出了一條增收致富新路子,解鎖美麗煙村“幸福密碼”。

  厚植生態底色綠染山海田間

  綠色始終是普者黑秉持的最美生態底色。行走在普者黑,湖邊泛色、碧水連天、山巒疊嶂、青峰林立,處處“跳動”着“綠色的脈搏”。夏秋季節,田田荷葉翠綠交錯,萬畝荷花競相綻放,游人蕩舟穿行觀荷賞景、潑水歡歌,如置身於詩畫之中。

普者黑山水煙田美美與共(資料圖)。彭夢潔 攝

  這樣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喜人景象,得益於丘北縣近幾年來認真統籌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注重生物多樣性保護之後持續向好的生態環境。按照“一湖一策”,丘北縣從“退、減、調、治、管”5個方面深入實施普者黑湖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工作,使雲南普者黑國家濕地公園濕地率高達66.37%,水質總體保持在年均3類以上。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宜居鄉村

  走進雙龍營鎮普者黑村,村前河流蜿蜒流淌,村後青山層巒涌翠,農家院落別致新穎,煙火之氣馥鬱濃香,一面面“文化墻”生動鮮活,一條條水泥道路寬敞整潔,一排排綠樹紅花整齊排列,與具有少數民族特色圖案的燈桿相映成趣,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美麗鄉村畫卷正徐徐展開。

  多年來,普者黑村以實施村莊環境整治、房屋風貌改造、基礎設施配套、群眾積極參與為抓手,村民們自覺“退房讓路”“退房讓綠”,籌集多方資金改造修繕村內道路、文化廣場、衞生室等基礎設施,統一規劃建設供水、排污、通信電纜,外修“顏值”,內提“氣質”,先後完成改造村活動場地1200平方米,水池治理780平方米,排污排水改造15.6公里,居民住房立面治理114800平方米,村內道路硬化200平方米,水塘邊道路修繕2.5公里,安裝路燈600余盞,栽種樹木12000余株,花苗20000余株,實現了農宅整齊劃一、墻面色調一致、基礎設施配套,村莊乾淨又美觀,道路寬敞路燈亮,村莊處處是美景的農村新貌。

  打造多元産業迸發增收活力

  近年來,普者黑村以“村企共建、共謀發展、合作共贏”為主線,因地制宜打造“煙+N”産業組合方式,着力構建“以旅興農、以農促旅、文旅結合”的鄉村振興發展新格局,增強産業發展新動能,全力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

“煙+蔬菜”種植基地菜農正在收穫蔬菜(資料圖)。浦紹陽 攝

  普者黑村牢固樹立生態保護理念,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積極融入和服務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始終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貫穿煙葉生産全過程,集成推進“放飛一隻蟲、施好一袋肥、用活一株菌、升級一座房、回收一張膜”的“五個一”綠色生産實踐,積極助力碳達峰碳中和,從烤房升級改造上求突破,大力推廣生物質能、電能等清潔能源替代燃煤烘烤。2023年,全村累計種植煙葉6039畝,片均種植面積183畝,推廣清潔能源烤房136座,清潔能源烘烤佔比45.04%以上,年減少煤炭使用1000余噸,預計實現煙葉産值2700余萬元。

  普者黑村積極發揮煙區綜合體産業優勢,依託煙基設施、煙葉機械器具,指導煙農合作社,利用閒置育苗棚、烤房,開展特色蔬菜種植。以煙農合作社為&&,深入推進“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發展煙後玉米、大豆、油菜等糧食作物種植,構建煙糧等協同發展的輪作制度,有效盤活農村閒置、撂荒土地;圍繞産業結構調整,優先組織煙農和貧困農戶就地務工,增加可支配收入。2023年,全村累計完成糧食種植16000余畝、蔬菜種植3500余畝、水果種植2200余畝,發展煙後玉米種植600畝、煙油種植400畝。

  此外,依託“普者黑”“仙人洞”交通區位優勢、獨具特色的地方民族文化,結合市場需求狀況和來往景區大量游客資源,普者黑村形成“烤煙+文旅”的産業組合模式,引入能與烤煙輪作種植、協調發展、相得益彰的農作物,鼓勵煙農發展“烤煙+油菜/豌豆”“烤煙+草莓”等多産業融合種植,進一步延伸産業鏈,強化煙葉主業“黏性”。以合作社為依託,立足項目區鄉土氣息、田園風光優勢資源,開發田園生態蔬菜、田園花卉展、特色農家樂、農耕體驗等休閒項目,探索形成具有“科技、綠色、特色”的“特色文旅”煙區綜合體發展模式。

  如今,普者黑村年接待旅游人數約60萬人次,可實現旅游收入約3.39億元,村民人均年收入達4萬元,先後獲得“中國美麗休閒鄉村”“雲南省旅游名村”等榮譽稱號。

  培育文明鄉風描繪幸福畫卷

  美麗鄉村不僅要有讓村民“身有所棲”的粉墻黛瓦,更要構築起村民“心有所寄”的精神家園。近年來,普者黑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持續在鄉風文明上下功夫、出實招,以文明滋養鄉土,用文化滋養鄉情,營造向上向善向美的強大社會氛圍,讓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煥發新活力。

  普者黑村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契機,立足實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將黨的溫暖送到村民群眾心中。同時,開展形式多樣的鄉風文明創建活動,加強村規民約、鄉賢能人引導約束,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良好氛圍;發揮農家書屋“加油站”作用,豐富村民科學素養和知識儲備,以身邊事感動身邊人,用榜樣力量培育文明之花,提升群眾思想道德內涵。如今,行走於普者黑的大街小巷,入目是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整治、公共服務設施不斷升級,家風家訓、文明鄉風持續傳承,青山綠水之間,秀美活力的鄉村新貌愈加清晰。

  當前,普者黑村以黨建為抓手,以産業為引擎,以文化為推手,正奏響一曲“強、富、美”的美麗煙村新樂章。(完)(張艷)

【糾錯】 【責任編輯:馮雨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