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楚雄玉溪曲靖滇中四城打造雲南高質量發展核心引擎——
駛入發展新賽道 搶佔産業制高點
中石油雲南石化有限公司 記者 龍舟 攝 龍佰集團生産車間 見習記者 謝蕊燦 王璐瑤 攝
昆鋼新區智慧中心 記者 龍舟 攝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今年初,投資近5億元、年産值達50億元的貝泰妮中央工廠在昆明高新區正式投産;5月5日,楚雄晶科生産的第一片N型Topcon高效太陽能電池片正式下線;在玉溪,10個製造業全産業鏈蓬勃發展;7月1日,曲靖年産13GWN型高效太陽能電池片項目首條生産線建成……
昆明、楚雄、玉溪、曲靖滇中四城的“重墨起筆”,是雲南省“滇中崛起”加快産業升級轉型的一個縮影。
當前,滇中四城正按照全省“3815”戰略發展目標,依託資源優勢、産業優勢和區位優勢,加快傳統産業改造升級、培育新興産業,搶佔産業制高點,打造雲南高質量發展核心引擎。
2023年上半年
地區生産總值佔全省的63.7%
滇中城市群佔全省約28.3%的國土面積
集聚了約47%的人口
加快轉型升級 構建現代産業體系蹄疾步穩
“以資源換産業,以園區聚産業,以口岸推動産業融入大循環雙循環,構建具有雲南特點的現代化産業體系,打造雲南經濟發展比較優勢、綜合優勢,確保實現‘3815’戰略發展目標,與全國同步基本建成現代化。”今年6月,省委書記王寧對加快構建體現雲南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産業體系提出新要求,通過做活“三大經濟”,激活綜合優勢,推動全省産業增動力、轉方式、調結構、上&階,走出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新路子。
新征程賦予滇中四城新使命,提升滇中城市群特別是滇中四城的經濟競爭力,舞好帶動全省經濟發展的“龍頭”尤為重要。
滇中城市群佔全省約28.3%的國土面積,集聚了約47%的人口,僅2023年上半年,地區生産總值佔全省的63.7%,是雲南經濟發展的動力源。
雲南省“十四五”區域協調發展規劃,對“滇中崛起”進行了全面布局,提升滇中城市群産業競爭力和輻射帶動力成為全省共識。“十四五”以來,昆明、玉溪大力發展煙草、石化、裝備製造、冶金等産業,曲靖將目標瞄準新能源電池、綠色硅光伏、有色金屬等産業,楚雄的生物醫藥、綠色食品等産業集群穩步推進。滇中四城正立足當地優勢資源,加快産業轉型升級,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
“將現代數智化技術應用於鋼鐵行業的採購、生産、銷售、物流等領域,實現了整個生産流程的全過程數字化管理。”在昆明鋼鐵控股有限公司的智慧中心,巨幅LED大屏上不斷更新着相關信息和數據,運用這個“智慧大腦”將更好地提高産品競爭力。
今年以來,昆明市圍繞當好排頭兵的要求,提出了産業強市和開發區振興兩個三年行動計劃,實施“1+8+N”的産業鏈鏈長機制,加快重點産業項目建設,努力推進産業大突破帶動昆明大發展。其中,昆明通過加快發展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産業、電子信息製造與數字經濟産業、新材料産業,推動高端裝備及汽車製造業、綠色能源産業、化工産業優化升級,實現工業強市,打造區域性製造業高地,有效推動産業新舊動能轉換。
走進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晶硅光伏産業聚集地,工廠內數&智能小車來回穿梭運送物料,經過制絨、鏈式氧化、鹼拋等13個工序後,一片片單晶硅片變成高效太陽能電池。現代化的生産模式、智能化的生産設備,楚雄的綠色製造正加速崛起。按照光伏級多晶硅—單晶硅棒—硅片—電池片—組件—光伏發電一體化布局,發揮獨特資源優勢,構建完善的硅光伏産業生態,全力打造千億級綠色硅光伏産業集群。
楚雄州以突破工業、做優農業、做強服務業為取向,加快構建“5+6”現代産業體系,全産業鏈打造綠色能源和綠色製造、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和綠色食品、文化旅游、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現代商貿物流5個千億級産業,煙草、新興服務、數字經濟、綠色化工、房地産、金融6個百億級産業,推動傳統産業轉型升級、新興産業蓬勃發展,大抓産業邁出堅實步伐。2023年上半年,全州“5+6”重點産業實現增加值474.45億元,增長5.6%。
布局新賽道 新興産業集群加速建設
近年來,滇中四城在改造提升煙草、冶金、化工等傳統産業的同時,積極推動新興産業發展,相繼引進了裕能、隆基、宇澤、聞泰科技、德方納米等一批龍頭企業,新能源電池、稀貴金屬、信息製造業幾個千億級産業集群加速建設。
“貝泰妮自成立以來,從青刺果、馬齒莧、滇重樓、滇山茶等雲南特有植物中萃取活性成分,研發出適合敏感肌膚的‘薇諾娜’品牌護膚品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每年都實現了高速增長,成為中國皮膚健康‘互聯網+’的領先企業。”雲南貝泰妮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關主管陳曉艷&&,2023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超23億元,同比增長15.52%。
血液製品用途廣泛,是關係國家醫藥衞生安全的戰略物資,也是稀缺的健康産業。2022年10月,國藥集團昆明血液製品有限公司“智慧工廠”試生産“人凝血酶原複合物”成功下線,標誌着雲南省首個千噸級血液製品産業化項目順利投運,填補了雲南省血液製品生産的歷史空白。
9月21日,曲靖年産20GWN型高效太陽能電池綠色智慧工廠項目開工,而在兩個多月前,另一條年産13GWN型高效太陽能電池片首條生産線建成,填補了曲靖電池片生産空白。近年來,曲靖市按照全鏈打造、園區聚集、龍頭帶動、親清共贏的思路,在“光”與“電”的新賽道中向“世界光伏之都”挺進。目前,曲靖已引進了隆基股份、晶澳科技、陽光能源、信義集團、江蘇潤陽等行業龍頭企業。2022年,硅光伏産業實現産值254.4億元,增長255.3%,佔全省光伏産業産值的23.7%;累計生産單晶硅6.66萬噸,增長182.2%,佔全省單晶硅産量的25.4%。
同時,曲靖搶抓新能源電池産業加快發展的窗口期和機遇期,在曲靖經開區規劃建設了15平方公里新能源電池産業園,圍繞資源—材料—電芯—電池—應用—回收利用全産業鏈,全力打造新能源電池産業集群。目前,建成和在建84.5萬噸新型磷酸鹽係正極材料、10萬噸負極材料、23GWh動力儲能電池等産能,2022年實現産值203億元,同比增長366.3%,今年1至6月實現産值81.31億元、增長34.03%。
傳統産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轉型升級,綠色食品、生物醫藥、新材料、電子信息産品製造等新興産業加快發展壯大。今日之滇中,正從要素驅動步入創新驅動發展的新階段,布局新賽道,發展新産業。“互聯網+”“智慧工廠”“光伏之都”,成為“雲南造”鮮明的新特徵。
振興園區經濟 高質量發展插上騰飛翅膀
當前,全省正處於經濟轉型升級的攻關期、政策疊加的機遇期、後發趕超的奮鬥期。一體推進資源經濟、園區經濟、口岸經濟,加快沿邊産業園區和國際口岸城市建設,堅決打贏經濟轉型升級攻堅戰。
4月27日,省委副書記、省長王予波主持召開省政府第五次昆明現場會,強調要把發展經濟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大抓産業、主攻工業,拉長長板、鍛造新板、補齊短板。要充分發揮園區主引擎作用,“一園一策”促進跨越式發展。
滇中四城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知難不畏難,攻堅敢克難,發揮各自優勢,優化園區布局、強化項目支撐、延伸産業鏈條、增強産業配套、提升園區環境,不斷提高工業園區綜合競爭力,在産業園區成立重點産業鏈專班,大力推進産業集群化發展,成為雲南經濟發展的龍頭和增長極。
在昆明市各産業園區,“大抓産業、主攻工業”蔚然成風,新能源電池、稀貴金屬、生物醫藥、信息製造業等千億級産業集群初顯雛形。圍繞“一年見成效、兩年上&階、三年大突破”的目標,昆明市實施園區經濟三年振興行動,初步形成“傳統産業+優勢産業+新興産業”的發展格局。今年上半年,昆明産業園區規上工業總産值同比增長2.7%,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
雲南安寧産業園區強化産業培育、狠抓項目建設、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形成了全省唯一、全國罕見的集石油、鋼鐵、磷化工三大産業於一體的工業産業布局。今年雲南安寧産業園區獲得省級“一園一策”支持,1至8月,園區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920億元、同比增長14%。
“到2025年,培育新能源電池、捲煙及配套、綠色鋼鐵3個千億級産業,生物醫藥、有色稀貴金屬、綠色食品、新能源電力裝備、綠色建材、數控機床、數字産品製造業7個百億級産業。”瞄準這一目標,玉溪市選取産業規模實力強、鏈條基礎好、龍頭企業支撐突出、發展空間較大的10個製造業産業,設立5個專班強化服務,進一步提升管理效率。
“我們始終堅持企業體驗至上導向,全力構建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在項目落地、投産、運營全過程當好‘店小二’‘急郎中’。”玉溪市重點産業服務中心主任李劍介紹,2022年,玉溪市完成工業投資318.8億元,增長140.3%,增速位居全省第三、滇中第一。其中,製造業全産業鏈重點推進項目194個,完成投資296.95億元,佔全市工業投資的93%。全市全部工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從2021年的37.6%提高到38.9%。
以曲靖、楚雄為重點的硅光伏産業集群漸成氣候,以曲靖、昆明、玉溪為重點的新能源電池産業集群初具雛形,以昆明、玉溪為重點的數字經濟産業不斷壯大,以昆明、玉溪、楚雄為重點的生物醫藥産業集群加快形成……
滇中四城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園區&&建設、政策支撐、土地要素供給等方面做好産業的要素保障工作,發力産業集群式發展,為雲南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記者 李向雄 龍舟 張雁群 李蘇榕 張雯 見習記者 王璐瑤 謝蕊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