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路消防救援站比武現場 五華消防供圖
團山消防救援站比武現場 五華消防供圖
今天,11月9日,是第32個全國消防日。
在不久前結束的昆明市消防救援隊伍2023年度執勤崗位練兵比武競賽中,五華區消防救援大隊的兩個隊站分別獲得城區隊站第一名,以及無編隊站第一名。這兩個隊站中,既有歷史悠久、經驗老到的西昌路消防救援站,也有初出茅廬,敢打敢拼的團山消防救援站。今天,我們走進這兩個消防隊站,看看消防“尖兵”是怎樣煉成的。
西昌路消防救援站
擁有百年歷史傳承的“最小消防站”
“我們是昆明城區內最小的消防救援站。”在潘家灣地鐵站附近,有一棟小樓,高度僅與周圍的商鋪齊平。若不是它的墻體粉刷成醒目的“火焰藍”,恐怕很少有人會想到這是一個消防救援站。它,就是擁有百年歷史傳承的西昌路消防救援站。
走進營區大門,在半塊籃球場旁,一群消防員正在晨練。“這是我們消防站延續多年的傳統之一,在早操和晚點名的時候,組織站內的消防員練習10分鐘的單杠卷身上。”該站副站長張培發介紹,西昌路站是個歷史悠久的百年老站,位於昆明市中心,場地小,訓練條件不佳。為此,消防員們養成了一個習慣: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和工具進行體能鍛煉,提高身體素質。
除了單杠卷身上練習,該站還有一個傳統,在營區內的公告欄上張貼龍虎榜,詳細標明站內每一個訓練課目的最好成績,以及創造這個成績的隊員和時間。一旦有成績被打破,榜上的信息便會更新,在名次變動的同時,也會清楚地註明落榜者與新紀錄之間的差距。“我們希望通過這個形式,培養站內消防員不甘落後、勇於爭先的精神。”張培發説,這也是對西昌路消防救援站精神的傳承。
“正是集體榮譽感以及爭優爭先的精神激勵,讓我在本次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張煜是西昌路消防救援站的一名戰鬥員,也是站裏參加本次昆明支隊大比武的10名隊員之一。本次比賽,他帶傷上陣,在個人項目上取得了優異成績。
之前,張煜在訓練時不慎腿部受傷,今年4月,他發現腿傷復發了。醫生讓他先做保守治療,10月份再做手術。沒想到,手術排期撞上了比武競賽。
通知具體比武課目的那天,張煜猶豫了很久,因為這些課目是他最拿手的,同時他的成績也是隊裏最好的。“站長,我申請參加個人項目。”最終,張煜還是找到站長申請參加比武。他説:“看到身邊的隊友都在積極備賽,我也想為西昌路站爭光,奪得榮譽。”
“其實我們站裏的每一位消防員都像張煜一樣,有很強的集體榮譽感。”張培發説。在西昌路消防救援站3樓,有一間10平方米大小的榮譽室。西昌路站會定期組織消防員在此學習,觸摸榮譽室內的獎盃、研讀信件,從而加深隊員們對西昌路站歷史、榮耀以及責任的認識,傳承好守護春城的百年消防精神。
“除了滅火和以搶救人員生命為主的應急救援任務,洪澇、地震等自然災害和交通、危化品等事故的救援,都成為了消防員的主責主業。”張培發説,為了能夠應對這些事件,西昌路站的每一位隊員都積極參加水域救援、山難救援、地震救援、無人機等專業化培訓,不斷提高自己的本領。改革轉制5年以來,西昌路消防救援站共接處警2417起,參與搶險救援任務951次,服務群眾600余次,有力地保障了轄區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産安全。
團山消防救援站
22名新“藍朋友”平均年齡19歲
深秋的清晨,旭日初升。在位於昆明主城西南方的團山消防救援站營區內,指戰員們已早早把營區打掃乾淨。訓練場上,一群年輕人正迎着朝陽開啟一天的訓練。幾天前,這支組建還不到一年的消防隊伍,在全市消防大比武中,取得了無編隊站第一名的優異成績。
29歲的趙蕾是團山消防救援站的站長,也是隊裏年紀最大的消防員。在來到團山站之前,他在西昌路消防救援站擔任特勤班班長,他的工作是跟隨站長帶領特勤班訓練比武、參與搶險救災、滅火救援,服務群眾。
2022年12月21日,五華區消防救援大隊團山消防救援站正式成立。趙蕾成為該站站長,諸多挑戰隨之而來。新的營區、新的訓練場地,新招錄的22名消防員平均年齡19歲,大多是剛走出校門的“新兵”,零基礎,零經驗。
怎麼才能帶好隊伍?趙蕾用上了自己在西昌路消防救援站學到的經驗。“我的班長怎麼帶我,我就怎麼帶他們。體能差,大家就先練體能。成績差,就加時練。”趙蕾説,隨着消防隊伍的改革轉制,越來越多合同制消防員走上消防救援崗位,他們需要更專業、全面的訓練。
2022年10月,19歲的怒江小夥豐源力加入消防隊伍。他説,自從小時候調皮將課桌燒着,目睹消防員快速將火撲滅後,當一名消防員就成了他的夢想。離開學校後,豐源力毅然報名,成為一名合同制消防員。豐源力説,一開始,自己體力差,成績靠後。不過,心態好,從沒想過放棄。“每天晚上9點半點名結束後,我都會到訓練場加練半小時,長期積累,體能自然就提高了。”
在這支年輕的隊伍中,不少人在訓練中受過傷,作為隊長,趙蕾壓力倍增。有一次,趙蕾想跟大家談一談面對壓力的問題。但當他問一名隊員“壓力大不大”時,對方卻笑着回答:“隊長,我壓力不大!”那一刻,趙蕾被這群年輕的力量所感染,他決心帶大家一起闖過難關。
今年4月,隊裏的消防員第一次參加大隊比武,成績排名靠後。但是大家並沒有灰心,也沒有影響到大家對提高體能、搞好訓練的態度。經驗少,就到有經驗的隊伍中學習;裝備少,新消防員的體能差,那就大家一起努力訓練,一起克服困難。比武不僅考體能,還考技能,大家就一起摸索、探討,找到最合適的訓練方法。豐源力説,在訓練中,深刻感受到了“隊伍要團結”的道理。雖然很多人都是剛剛加入消防隊伍,但大家在一次次訓練、磨合中,飛快地成長為合格的消防員。
在11月的全市消防隊伍大比武中,團山消防救援站獲得了無編隊站第一名的好成績。
在紮實的訓練中,這支隊伍開啟了無數個屬於他們的“第一次”,第一次滅火、第一次救災、第一次救助群眾……第一次獲得老百姓的認可。團山消防救援站成立近一年來,共完成了70余次救援任務。(記者 魏斌 王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