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3 11/06 12:02:13
來源:雲南日報

滬滇組團式幫扶為文山廣南教育發展注入新活力

字體:

  走進廣南縣第十中學,棟棟嶄新的教學樓和宿舍樓與校園周邊的青山綠樹相映成趣,大門兩旁的“一訓三風”和繁體“實”字校徽格外醒目。上課時間,校園內書聲瑯瑯,書香氣息瀰漫。

  去年8月,來自上海市和楚雄彝族自治州的11名教師組成“組團式”幫扶團隊,背起行囊,開啟了跨越山海的教育幫扶新征程。他們扎根鄉村振興一線,把課堂當作“主戰場”,以微光篤行為廣南縣職業教育發展注入新活力、提供新動能,照亮了山區孩子的求學路。

  初到廣南縣,面對陌生的環境和不熟悉的教育現狀,幫扶團隊深入一線調研,全方位了解該縣辦學現狀和特點,切實提高教育幫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調研後,我們認識到這裡的學生敦厚樸實、教師勤奮踏實,於是充分挖掘校訓和校風、教風、學風的內涵,打造樸實、踏實、求實、厚實的學校‘實’文化。”幫扶團隊成員、廣南縣第十中學校長石裕雄介紹。

  教師專業發展要抓細抓實。針對全校教師平均年齡僅為28歲,教齡僅3年的教師佔比高達83%的實際,石裕雄帶領團隊推門聽課,要求每名幹部每週聽課不少於三節,要求聽課必須評課反饋,每週開展聽課與評課小結,通過努力,教師的積極性得到激發,主動性得以發揮,學校裏形成了一起備課、聽課、評課和研課的濃厚氛圍。

  到廣南一年多來,幫扶團隊幹在實處,傾力打造一支帶不走的優秀教師隊伍。“在羅老師的帶領下,我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明顯提高了。”廣南縣第十中學教師黃仕丹口中的羅老師,是幫扶團隊成員、廣南縣第十中學挂職教務副主任羅春元。借助青藍工程師徒結對,黃仕丹經常與師傅討教,豐富了自己的教學經驗。

  “山區缺教師,缺人才。”幫扶團隊成員、廣南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校長張駿説,他和團隊努力推進文化和專業學科建設,帶教一線教師、年輕教師,培養骨幹教師。同時,盡團隊所能,推動辦學條件改善,努力打造職業教育東西部共富的廣南模式。

  “從餐具擺放到切菜規範,幫扶團隊老師幫助我們打牢了做菜的基本功,教我們製作各式面點等。”説起收穫,廣南縣民族職業高級中學高二年級餐飲專業學生黃平對幫扶團隊老師讚不絕口。

  一年多來,幫扶團隊在廣南縣辛勤耕耘,為教育事業默默付出,極大改善了受幫扶學校辦學條件,提升了教學質量,照亮了更多山區學生的出山路。(記者 黃鵬)

【糾錯】 【責任編輯:馮雨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