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3 11/03 11:02:24
來源:保山市委宣傳部

保山昌寧:“五大工程”打造茶業“金名片”

字體:

  近年來,雲南省保山市昌寧縣立足茶樹資源優勢,突出抓好基地建設、質量提升等環節,持續打造昌寧茶業“金名片”,“昌寧紅”榮登2023中國茶葉品牌100強。

  昌寧縣地處北緯24度,茶樹生長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境內分佈着20多萬株古茶樹,有茶園31.43萬畝,擁有2.98萬畝國際雨林聯盟認證茶園;全縣共4.7萬戶、18.2萬人涉茶種茶。

  實施標準化茶園工程 構建安全質量示範基地

  昌寧縣堅持生産經營模式標準化,採取“企業+生産基地+農戶+標準化”模式,以生産基地為載體,由農戶負責生産茶葉、企業負責加工和銷售茶葉産品,確保生産、加工、銷售等環節標準規範。同時,改善茶園基礎設施,每年建設標準茶園樣板2萬畝,改造低産茶園樣板5000畝。

  昌寧縣堅持茶葉“綠色”標準化,通過生物防治、降低化肥農藥使用、推廣無公害茶葉綜合生産技術等舉措,把好茶葉安全質量關;開展“昌寧紅茶”知名品牌示範區和出口茶葉質量安全示範區等創建工作,目前已完成綠色茶園認證面積1750畝、有機茶園認證面積1.52萬畝。

  實施標準化示範茶所工程 提升茶葉品質

  昌寧縣從場地選址、環境衞生等方面規範茶葉初制所建設,逐步實現全縣初制茶葉産品“原料可溯、産地可查、品質保證、消費放心”。昌寧縣抓實標準化示範茶所建設,不斷提升生産加工技術水平,建成96個帶動示範強、標準化程度高的標準化示範茶所;通過“個轉企、企升規”培育鏈條,共培育茶葉生産企業662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龍頭企業6家;加強茶葉産品質量監管,不定期開展茶園基地和産品抽檢,鼓勵茶企開展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茶葉品質持續提升。

  實施傳統茶文化推廣工程 擴大品牌知名度

  昌寧縣以“國際茶日”等為契機,推動茶文化、茶科普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宣傳推廣傳統茶文化,以文化傳承促進群眾識茶、品茶、愛茶。同時,昌寧縣啟動茶文化進校園活動,為全縣中小學建成茶文化活動室40間,編制教材5次,中學覆蓋面達100%;注重挖掘文化資源,先後出版《昌寧茶韻》《昌寧茶葉志》等著作,創作《茶鄉法官》《苗嶺霓裳》等文藝作品,舉辦“中國昌寧·電商茶文化節”“昌寧紅茶·溫潤世界”等推介活動,開展“昌寧十大優質野生紅茶”“十佳古樹茶”等評選,不斷擴大昌寧茶産業知名度。

  實施人才培養工程 增強發展動能

  昌寧縣建立健全“昌寧茶産業”加工鄉土人才庫,引進並培育一批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專業人才隊伍;加強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雲南農業大學茶學院等茶葉科研院所合作,學習引進先進種茶、制茶技藝;加大農村科技人才、紅茶制茶技師等實用技術人才培訓力度;整合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等項目,在全縣開展以“兩減一增”、低産茶園改造及管理等內容為主的茶園管理技術培訓,開展紅茶加工技術、曬青毛茶加工技術等茶葉加工技術培訓,累計培訓1.5萬餘人次。

  實施古樹茶保護工程 加強古茶樹保護利用

  昌寧縣完成全縣古茶樹資源普查工作,全縣古茶樹分佈面積4.9萬畝,共20余萬株;加強古茶樹資源立法保護,制定《昌寧縣古茶樹保護技術規程》,提升保護和開發利用水平;重點打造昌寧縣漭水鎮黃家寨、溫泉鎮聯席芭蕉林等古茶山,建成3個古茶公園,打造黃家寨、茶山河、老寨子等一批古茶園保護示範點。2022年,全縣古樹茶産量達78.5萬公斤,産值1.7億元。(完)

【糾錯】 【責任編輯: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