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保山:做好“土特産”文章 擦亮“小粒咖啡”品牌-新華網
雲南頻道 > 信息 > 正文
2023 10/25 20:20:02
來源:保山市委宣傳部

雲南保山:做好“土特産”文章 擦亮“小粒咖啡”品牌

字體:

  近年來,依託潞江壩獨特的亞熱帶幹熱河谷氣候優勢,雲南省保山市厚植小粒咖啡,圍繞咖啡“土特産”做文章,促進保山咖啡産業三産融合發展,擦亮“保山小粒咖啡”特色品牌。

  以“打造一杯世界頂級咖啡”為目標,保山市以建設一個基地、一個加工園、一個交易市場等“十個一”為措施,補短板、強弱項,優化産業結構,通過發展咖啡産業推動鄉村振興。2022年,保山市咖啡種植面積13.65萬畝,居全省第三;産量2.26萬噸,居全省第二;農業産值9.31億元,綜合産值59.76億元。

  堅持全産業鏈思路,保山市持續推進咖啡規模化種植、精細化管理,打造三産融合發展的咖啡産業品牌,並探索“村黨支部+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等發展模式。目前,保山市註冊咖啡專業合作社88個、咖啡家庭農場6戶,帶動咖農5萬餘人,人均收入4000元,戶均收入1.57萬元。

  保山市探索農産品“産銷對接”新模式,細分市場需求,借助電商、直播、網紅“打卡”等新業態,拓寬咖啡銷售渠道。保山市現有咖啡電商企業30戶,其中保山中咖公司成為全國唯一咖啡類電商示範企業,連續4年保持“天貓”咖啡豆類目銷量第一,年均增幅超過70%。保山市潞江鎮新寨村大力推廣“咖啡樹有償認養”模式,推廣前咖啡生豆約35元/公斤,推廣後達220元/公斤。

  保山市探索産業園區運營管理模式,在保山産業園區規劃建設包括咖啡加工烘焙車間、咖啡研究院等功能區,建設面積2340畝,目前已有農墾、中咖等10余家企業入駐,基本構建起覆蓋生豆、烘焙豆、挂耳等全鏈條的咖啡生産加工體系。

  依託區域資源優勢和咖啡文化,保山市探索“咖啡莊園化、莊園景區化、景區特色化”的“莊園+”經營發展新模式,開發咖啡園主題樂跑、自行車越野賽、咖啡衝煮賽等文旅活動,逐步形成“咖啡+研學”“咖啡+旅游”等多元發展模式。

  以品牌化、標準化、科技化為引領,保山市涌現出咖啡種植業標杆型企業“佐園”、中高端加工型企業“中咖”等系列品牌。目前,保山市開發挂耳咖啡、“貓屎咖啡”等産品10余種,註冊産品商標400余件,獲得國家專利12項。在保山市,“雲潞”等4個品牌獲雲南省著名商標,“新寨焙炒咖啡”等3個産品被評為雲南名牌農産品,“中咖”“比頓”2個品牌被評為2022年雲南省“10大名品”。(完)

【糾錯】 【責任編輯:徐華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