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頻道 > 新聞 > 正文
2023 10/23 11:38:23
來源:昭通日報

魯甸縣卯家灣安置區:溫暖“警”相隨

字體:

  9月25日,魯甸縣硯池街道卯家灣安置區雨露社區。

  硯池派出所民警李仁鴻和輔警李梅琴一大早便開始走訪他們重點關注的獨居老人。18棟的王大爺特別沒有安全感,害怕自己摔倒在家,他家的門沒有什麼特殊情況從來也不關閉。李仁鴻明白老人的心思,只要有時間他便去老人家裏坐坐,時刻關注着獨居老人的生活。

  “老人家,最近身體怎麼樣?”看到李仁鴻和李梅琴來到家中,老人家臉上浮現出笑容。李仁鴻隨即與老人聊起了家常:“不管幹什麼一定要小心,不要滑倒,需要什麼就及時給我們打電話,我們24小時都在線。”李仁鴻每週都要去看望他,詳細了解其身體、生活情況及存在的困難,叮囑老人保重身體,注意用電、用火安全,並告知他如果遇到困難及時撥打他們的電話。

  除了獨居老人,留守女童也是李仁鴻重點關注的對象。

  卯家灣安置區不少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兒童的安全特別是留守女童的安全成了硯池派出所民警的心繫之事。通過“紅黃綠”三色管理,留守女童成為重點關注的紅色對象,李仁鴻和他的戰友每週都要走訪了解留守女童的生活和學習狀況,讓孩子們能隨時感受到“警察媽媽”和“警察爸爸”帶來的關愛和安全感。

  “多虧你們幫忙,不然我和前夫的關係到現在可能還僵着,現在前夫再也沒有來打擾我們的生活了,生活也歸於平靜。”9月25日,看到前來走訪的李仁鴻,雨露社區王某臉上滿是笑容。

  事情要從2023年3月説起,王某的前夫李某刑滿釋放,出獄後得知妻子已另嫁他人還生育了一個孩子,兩人共有的財産也被前妻變賣。情緒激動的李某揚言要讓王某一家付出血的代價,準備實施報復。得知情況後,為防止民事案件轉發為刑事案件,硯池派出所立即介入、主動作為,成立專班調解李某和王某的矛盾糾紛。

  了解到兩人的歷史積怨,弄清事情根源後,該所民警隨即組織兩次集體調解、但均不見成效。為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化解糾紛,為了挽救兩個家庭,李仁鴻多次與李某談心談話,釋法説理,讓其不要因為一時衝動毀了一生的幸福。李仁鴻從李某的抖音和微信朋友圈發布的內容,時刻關注李某的思想動態和情緒變化,通過電話溝通了解其想法。同時,從親情上感化,做通王某的思想工作讓李某見其女兒,突破李某的心理防線。經過近4個月的溝通、多方勸導,最終促成了雙方握手言和,制止了一場悲劇的發生。

  在手機上翻閱李警官與李某的通話記錄,兩人的通話記錄達到了上百個,李某在與前妻的糾紛化解後笑稱:“李警官,我真佩服你,你像唐僧一樣不停地碎碎念,都是你的苦口婆心才讓我放下仇怨,如果沒有你們的幫助和耐心調解,我肯定又幹了傻事。”

  看到王某笑容和眼淚夾雜的那一刻,李仁鴻感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為群眾排憂解難就是我們的不懈追求。

  從劍拔弩張到偃旗息鼓,再到握手言和,無不傾注了民警的智慧付出的心血和對群眾深厚的情感。

  回派出所的路上,李仁鴻告訴記者:“每天我都要到轄區走幾遍。”這些工作只是他繁瑣工作裏微乎其微的一件件小事,李仁鴻內心認為這些根本不值一提。

  他和他的戰友的足跡踏遍了轄區的每個角落,把群眾的小事大事當成自己的事來抓,切實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派出所的工作就是為群眾服務的工作,而解決群眾的實際問題則是服務的根本。

  7月17日,魯甸縣公安局硯池派出所獲贈一面印有“真心為民辦事,傾心替民解憂”字樣的錦旗。這面錦旗的背後是派出所民警、輔警不遺餘力全心為民的體現。

  事情發生在6月13日晚,硯池派出所接到巧家縣公安局電話稱:“有3名離家出走女孩疑似來到硯池轄區,其父母前來報警,請求硯池派出所幫忙尋找。”接到此求助後,硯池派出所民警根據相關線索情況立即開展工作,經過幾小時的冒雨尋找,終於在雨露社區找到3名女孩。

  經了解,3名女孩為巧家人,因瑣事與家人發生矛盾,3人便相約離家出走,坐車來到魯甸卯家灣安置區投靠親友。最終在硯池派出所的幫助下,3名女孩安全回到了家人身邊。7月17日,其家屬為此特地從巧家趕來,送上錦旗以表達對硯池派出所民警、輔警的感激之情。

  步入硯池派出所,大廳的墻上挂滿了群眾送的錦旗,一面面錦旗就是群眾的一個個口碑。耀眼光環的背後,是硯池派出所民警、輔警起晝伴驕陽,入夜逐繁星,以腳步丈量轄區。一起起真情救助,一件件感人事跡,一塊塊充滿榮耀的牌匾,都是硯池派出所勇於擔當、為民服務的見證。

  群眾事,無小事。

  這些暖心“警”事,讓守護更有溫度。(記者 秦勇 莫娟)

【糾錯】 【責任編輯:陳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