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獲悉,石林縣通過開展數字化人參果種植項目,更大、更甜、更優質的人參果有望明年上市。
今年9月4日,為發展人參果優勢産業,石林縣和雲南省民營企業家協會滇果産業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滇果聯”)簽署全産業鏈合作協議,在石林縣人參果核心産區——西街口宜奈村開展數字化人參果種植項目。
在滇果聯的幫助下,石林鴻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宜奈村的500畝土地上試點數字化種植,為人參果提供24小時不間斷“照顧”。
數字化種植人參果。 侯玉才 攝
利用數字化設備,工作人員通過手機便能準確獲得試點土地2小時內的溫度、濕度等指標,還可以實時監測太陽輻射強度、雲層厚度等情況。石林鴻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馮昆説,紫外線輻射太強會讓人參果表皮受損,通過雲層厚度則可以提前預判冰雹等災害天氣。數字化設備根據檢測數據提出對應的措施,讓氣候變化對人參果的損害降到最低,例如紫外線輻射強度太大時,遮陽網會自動啟動,遮擋陽光。
此外,通過數字化技術,還能為人參果提供個性化“喂養”。500畝的試點土地地勢高低起伏,保水能力不一,石漠化區域土地貧瘠且保水能力差。如何為每一棵人參果植株提供足夠的水肥?通過對地勢、土壤進行數字化分析,能根據不同區域的植株,實行不同的供水方案,改變以往所有植株平均分配水分的局面,為人參果成長的每一個階段提供最有效、最經濟的水肥支持。
高原特色農業人參果産業數字&&。 侯玉才 攝
除了供水,個性化肥料供給方案也非常關鍵。數字化種植可以給予不同土壤環境不同肥料供給,讓每一棵人參果植株都能“吃飽”養分。
馮昆&&,個頭更大、更甜、更優質的數字化種植人參果有望明年上市。
目前,滇果聯作為中化先正達MAP(現代化種植管理&&)在雲南的唯一省級代理商,聯合中國聯通、華維農業科技等産業服務企業共同助力石林縣域的“綠色食品産業帶”項目打造,把果農最需要的技術送到田間地頭,幫助果農生産出更優質的滇果。(記者 侯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