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添新地標 高質量共建展新成果
——寫在柬中産能投資合作重大標誌性項目柬埔寨暹粒吳哥國際機場啟用之際
赭紅色的航站樓大氣明亮,頂部的玻璃尖塔展現出吳哥古跡神韻。從高空俯視,航站樓宛如一架蓄勢待發的飛機,將現代氣息與柬埔寨文化特色完美結合。
10月16日,柬埔寨暹粒市區東北50多公里處,嶄新的暹粒吳哥國際機場正式啟用。“一帶一路”又添新地標。
43個月建成運營
各方攜手保障高質量通航
10月5日,3架分別從中國昆明、柬埔寨金邊和西哈努克港飛抵的民航客機,依次在柬埔寨暹粒吳哥國際機場平穩降落,機場非商業試飛運行成功。在場見證這一場景的建設者們心潮澎湃。
為保護吳哥窟歷史遺跡,柬埔寨政府決定重新選址建設新的暹粒機場。作為中柬産能合作重點項目,2016年,雲南省投資控股集團、雲南省建設投資控股集團、雲南省航空産業投資集團3家企業共同成立吳哥國際機場投資(柬埔寨)有限公司,以BOT模式投資、建設、運營暹粒吳哥國際機場項目。
自2020年3月項目全面啟動建設以來,項目建設期與新冠疫情爆發期幾乎重疊,工作人員&&境、物資設備運輸、對外溝通聯絡、現場施工組織都受到嚴重影響,項目工作推進艱難。
面對新冠疫情與項目建設工期的雙重壓力,項目大團隊按照挂圖作戰的要求,倒排施工計劃,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充分利用已有施工作業面及人力資源,全力推進工程建設進度。
今年以來,吳哥國際機場項目逐漸轉入通航衝刺攻堅階段。項目大團隊主動擔當作為,發揮專業優勢,全力以赴推進運營籌備各項工作。
順利完成飛行校驗、完成多次運行模擬演練後,9月29日,機場取得柬埔寨民航國務秘書處頒發的機場使用許可證。10月5日,成功進行3架次國際、國內客機非商業試飛運行——歷時43個月,經過不懈努力,一座嶄新的機場出現在人們眼前,項目工程建設圓滿收官,順利通航運營。
年旅客吞吐量700萬人次
高效推動互聯互通
吳哥國際機場距世界文化遺産吳哥窟古跡40公里,等級為4E級,跑道長度3600米,可滿足主流大型寬體客機起降。
試飛成功後,柬埔寨民航國務秘書處部長毛哈萬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希望新機場運營後,有更多的航空公司和旅客來到這裡。
暹粒原有機場離吳哥窟古跡僅5公里,航班起降均要經過吳哥窟上空,飛機噪音産生的振動會破壞以砌體結構為主的吳哥古跡穩定性。為保護吳哥窟歷史遺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建議柬埔寨政府重新選址建設新的機場。“吳哥國際機場從選址開始就重點考慮對吳哥窟古跡的保護,項目建設能夠從根本上解決飛機噪音破壞古跡穩定性的問題。”吳哥國際機場投資(柬埔寨)有限公司董事長陸偉介紹。
柬埔寨位於亞洲中南半島南部,東臨越南、北臨老撾、西臨泰國、南臨泰國灣,處在東南亞核心位置,區位優勢明顯。作為柬中産能投資合作重大標誌性項目,機場將為柬埔寨經濟長期可持續增長作出貢獻,並提高柬埔寨在東盟和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的競爭力。
“項目建設實施能夠帶動柬埔寨經濟發展。此前,受靠近吳哥古跡的限制,老機場難以進行大規模擴建,無法保障大型客機起降,機場航班流量增長和洲際遠程航線開通受到嚴重制約。新機場能夠重塑城市的交通、産業、空間等要素資源,推動實現進階式發展,為暹粒乃至柬埔寨北部區域的經濟發展賦能。”雲航投柬埔寨機場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少凱説。
吳哥國際機場啟用後可滿足每年700萬人次旅客的接待需求。暹粒旅游部門人士指出,旅游業是柬埔寨的重要支柱産業,新機場和專用公路將提升暹粒乃至整個柬埔寨吸引投資和旅游的能力,使暹粒成為柬埔寨的重要經濟增長極。
在項目建設中,共有40余家參建企業、超過3000名來自中國和柬埔寨本地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施工人員在現場開展工作。吳哥國際機場運營後,還將提供更多柬籍僱員工作崗位,促進當地就業和民生改善。
東南亞研究專家、中國人民大學國家安全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楊丹志&&,暹粒吳哥國際機場是中資企業首次在海外以BOT(建設—經營—移交)模式實施的國際機場,機場通航將有助於柬埔寨的民生改善和經濟長遠發展。機場項目的建成是柬埔寨國家發展戰略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對接的一個重要成果,具有示範意義。(記者 胡曉蓉 段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