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磅、入庫、裝框……”雲南省紅河州煙草公司彌勒分公司西三煙葉工作站(以下簡稱“西三煙葉工作站”)收購倉庫內,煙葉入庫後不落地就直接按等級裝入框欄,標明等級、凈重、品種等信息後,由叉車搬運至固定區域集中存放,等待調運。
收購員正在按等級將煙葉裝入框欄(10月5日攝)。馬麗菊 攝
“往年一到煙葉收購階段,倉庫內到處都堆得滿滿當當。現在,堆積如山的煙葉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整齊擺放的金屬框欄,工作效率比以前提高了很多。”西三煙葉工作站倉管員黃雲榮説。
多年來,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各個種煙縣市的煙葉工作站,主要採用麻片打包收購入庫的初烤煙葉,這一方法存在倉庫梗阻、煙葉造碎率高、麻片重復利用率低、打包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等問題,影響煙葉收儲質量和效率。
為破解這一難題,2022年以來,紅河州煙草專賣局與工業企業合作,在全州試點推行初煙框欄物流新模式,以框欄替代麻片,通過重復利用框欄裝煙、儲存、調運,優化倉庫堆碼、打包、人工上車等環節,實現減工降本、提質增效、綠色發展。
框欄一底四面,四面呈網狀,每個框欄最多可裝煙600公斤,框欄還能四面折疊,折疊後高度不超過40厘米,便於煙包通風、散熱、堆放及機械化作業。“現在採用框欄儲運煙葉,不僅簡化了倉儲調運流程,大幅減少了非煙物質的混入,提升了煙葉的完整度,還進一步優化了煙葉收購用工需求。”西三煙葉工作站負責人童耀民説。
西三煙葉工作站倉庫內折疊堆放的框欄(10月5日攝)。李旭東 攝
“往年煙葉打包就要十幾人,上車的需要七八個人,現在煙葉只要按等級裝進框欄,堆放、上車是叉車作業,一個人就能完成。”西三煙葉工作站叉車操作員宋良成介紹。
叉車操作員將框欄進行堆放(10月5日)。馬麗菊 攝
經測算,實施框欄煙葉儲運,收儲管理成本每噸可節約1330元左右,倉庫庫容利用率提高了1.2倍,煙葉調運效率、倉庫周轉率較以前大幅提高。
下一步,紅河州煙草專賣局將深入探索煙葉調撥框欄運輸等流通環節減工降本措施,總結一套可複製、可推廣的智能收購初煙框欄物流落地運行新模式,為煙葉收購、調撥全流程數字化轉型發展奠定基礎。(完)(馬麗菊)